传真:010-82851088
电话:010-82851068
邮箱:hjg.bj@163.com
邮编:10019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31号院新奥特科技大厦8层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关注)
李立三与唐铎的留法情谊
作者:唐瓦加
《福建党史》2021年第9期(总第535期)《李立三与唐铎的留法情谊》
“戏剧性”的重逢
1954年,刚从苏联回国不久,并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担任空军工程系主任的唐铎将军携带家属从哈尔滨去祖国南方在北京转车时,做了一个星期的停留。趁着在京停留的日子,唐铎决定带着家人看一场北京京剧,让夫人和孩子们都享受一下中国正宗的国粹艺术的熏陶。
1953年9月唐铎全家与二哥唐受吾合影
那天,唐铎全家到了剧场,进入包厢坐下,等待着演出的开始。对于唐铎夫人唐瓦柳来说,这是她第一次走进北京的剧场,她巡视了一下整个剧场,她的目光却被相邻包厢坐着的一家子人吸引住了。从相邻包厢坐着女方的穿戴上来看是苏联女性典型的打扮。男方是一位身材高大的中国人,他们身旁坐着她们的两个小女儿。
趁京剧演出还没有开始,唐夫人主动地与相邻包厢的妇女用俄语打起招呼来了。在交谈中,唐夫人得知她叫伊丽莎白 • 帕夫洛芙娜 • 基什金娜 (李莎),是北京俄语学院的俄语教师。伊丽莎白告诉唐夫人,她是在苏联见到她的中国丈夫的,后在莫斯科结了婚。1946年,伊丽莎白从苏联来到中国与丈夫团聚, 并在中国定居下来了。
当唐铎与伊丽莎白的丈夫相互自我介绍时,发生的“戏剧性”的一幕让在场的唐夫人与伊丽莎白都惊呆了。 首先,当唐铎自我介绍说:“我叫唐铎,去年携带全家刚从苏联回国,被分配到哈尔滨103部队工作。”后,伊丽莎白的丈夫开始了自我介绍说:“我叫李立三,在劳动部工作”。当唐铎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后,惊讶得几乎叫了起来,“什么?您是李立三同志吗?您原名是李隆郅吧?”李立三仍握着唐铎的手问道:“那您是......”唐铎赶紧回答道:“我是唐灵运,现改名叫唐铎。”李立三激动起来,连声说道:“您是唐灵运!您就是法国勤工俭学的唐灵运呀!真没想到,在这儿我们又见面了!”此时,他们两个人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而他们的夫人由于不懂汉语,所以也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只是莫名其妙地看着丈夫们那种的激动表情,猜测着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但她们怎么都没有想到原来她们的丈夫们三十多年前就有了同甘苦、共患难的友情,是生死与共的难友。然后,他们大家都用俄语开始交谈起来了。李立三和唐铎兴高采烈地向两位苏联夫人介绍起了32年前他们在法国相识、学习﹑生活﹑战斗、坐牢的经过。
李立三和苏联夫人伊丽莎白 (李莎)
留法情谊
不一会儿剧场的演出开始了。但是唐铎已无心看了,往日在法国他与李立三共同参加的革命活动,一幕一幕地浮现在唐铎的眼前,对留法勤工俭学日子的回忆如潮水般地冲开了他记忆的闸门。
1920年6月,唐铎作为留法勤工俭学的第十五批学员到达法国的马赛港后,被分配到湖南勤工俭学人数最多的蒙达纪尔公学学习法文,在那儿唐铎结识了李立三,他们成为了同学、室友、革命战友。
《中国旅法勤工俭学蒙达尔纪纪念馆》中国旅法勤工俭学革命先驱群像:上排左起:熊雄﹑张申府﹑许德珩﹑刘伯坚﹑唐铎﹑何长工﹑罗学瓒﹑蔡畅﹑李富春﹑向警予﹑蔡和森﹑邓小平﹑周恩来。下排左起:赵世炎﹑陈乔年﹑陈延年﹑王若飞﹑欧阳钦﹑萧三﹑张昆弟﹑李维汉﹑李立三﹑葛健豪﹑聂荣臻﹑陈毅。
现在,唐铎原在蒙达尔纪火车站下车的站前广场,已被命名为《邓小平广场》,以纪念1922年,邓小平走出蒙达尔纪火车站,来到这里开始勤工俭学之路的。
2014年蒙达尔纪市以邓小平的名字命名的火车站站前广场
在唐铎与李立三初次见面时,李立三就给唐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立三是身材高大魁梧,思想活跃,善长讲话,办事雷厉风行的人。当时,李立三和唐铎都在蒙达尔纪公学学习法文,并且都在公学的宿舍住宿。唐铎被安置到与李立三、李富春同住一个房间里,与李富春上下铺的舍友。李立三比唐铎大五岁,在各个方面,李立三总是把唐铎当作小弟弟倍加关照。他们朝夕相处, 相互帮助,生活十分融洽、和睦。
那时,在星期天或节假日,李立三、李富春、唐铎等人就到附近的哈金森橡胶工厂,同那里的中国勤工俭学生一起捉兔子。 然后,自己动手做的兔子肉,吃起来味道鲜美可佳。唐铎后来回忆这段生活时说:“大概是由于生活太艰苦的缘故吧,那时我们吃兔子肉的情景, 使我们这些远离故国的人感到很有乐趣, 因此,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现在,哈金森橡胶工厂的老厂房已被法国政府定为历史文物建筑,永久保存,是为纪念1922年2月邓小平曾在这个工厂工作了8个月的。我党早期革命家、李维汉、王若飞等人也在这家工厂打过工,这当然是后话了。
李立三、李富春、唐铎在法国就读的《蒙达尔纪公学》外景 (法国明信片)
在蒙达尔纪公学里,大家对学习法文都很努力,李立三法语水平提高得最快。李立三学习起来总有一股猛劲。他看书有个习惯,喜欢一口气把书看到完,而不被其它事情干扰。有时,唐铎和李富春一起在院子里踢毽子,打拳,而李立三本来就很好动,而且,他也很喜欢体育锻炼。但是,只要他手里有一本没有看完的新书,那谁叫他出去玩儿,也叫不动了。
李立三喜欢争辩和谈论政治问题,而且谈论起问题,总是滔滔不绝的。由于当时李立三在法国的克鲁梭的施奈德钢铁联合工厂作翻砂工,工作十分辛酸,而所得工资勉强应付最低生活,从而增强了他对旧世界,对资本主义强烈的憎恨。对他最重要的影响来自他的师傅——一位法国老共产党员,他经常讲巴黎公社、十月革命的事情,讲马克思主义道理。李立三后来坦承,正是“在这位师傅和马克思主义书籍的影响下,我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学说,初步形成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在谈到国内政局时, 只要一提到反动军阀统治、无耻政客卖国、官僚资本家对工人的压迫和剥削时,李立三就会大声疾呼“ 推翻、打倒、杀掉!” ,看得出来,他爱憎分明,真有着恨不得一下子就把旧世界砸得粉碎的英雄气概。
1921年夏天,唐铎和李立三还一起参加了由周恩来﹑蔡和森、赵世炎领导的“争回里昂中法大学”的勤工俭学生的革命行动。由于中国北洋政府驻法国公使陈篆与法国政府相勾结,法国出动武装军警对蔡和森、李立三、陈毅、唐铎等104名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代表进行了的逮捕、监禁。那时,唐铎和李立三曾被关押在同一牢房里,唐铎年仅17岁,一时产生了忧虑情绪,前途莫测,但他深受李立三的鼓舞:“大家不要慌张,只要我们团结,我们一定会取得胜利,正义始终在我们这一边。我们还怕什么呢?”于是,唐铎 坚持了斗争。
由于这104名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是被突然抓起来,并押送上邮轮强制回国的,他们的行李、衣物、书籍、用具全都留在了法国。在被押送回国的漫长的路上,学生被关押在末等舱,法国警方只发给了一套囚衣,船上的生活困苦不堪。
那次驱逐中国留学生回国事件,在全中国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当时,非常大总统孙中山还为这一事件特别电告押送这104名中国学生的邮轮途经港口的国民党支部予以援助。当“宝勒加”号邮轮途经新加坡、香港等地时,当地爱国华侨纷纷上船送衣物、赠款,以表慰问,这才使104名中国学生在船上的困难处境才有了明显的改善。
当这104名勤工俭学生代表到达了上海并受到上海各界人民的热情慰问后,唐铎与李立三就分手了。而32年后,他们却在北京的天桥剧场偶然重见相逢了,这怎么不令唐铎激动和喜悦呢?
京剧演出结束后,辞行时,李立三还邀请唐铎全家第二天到他家做客。第二天,唐铎全家和李立三家人一起渡过了一个欢乐、难忘的星期天。
那天,李立三和唐铎真的痛痛快快地畅谈了一番,李立三讲道,中共湖南支部书记毛泽东委派他赴安源开展工人运动的情况。唐铎讲了,从广东军事飞机学校毕业后赴苏联学习航空技术的岁月。他们还提到了在苏联“大清洗肃反”时期,他们两人都以无须有的罪名“日本特务”被苏联当局错误关押坐牢的坎坷命运。唐铎还讲述了参加苏联卫国战争赴前线作战的经历。李立三还讲起了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中制定的“ 惩前毖后, 治病救人” 的方针的正确,以及在苏联突然接到了党的“七大” 选举他为中央委员的通知后的激动和喜悦的心情……
1966年最后一张李立三全家福照片 右起:李英男、李立三、李莎、李雅兰
但在那整天的交谈中,李立三和唐铎回忆和讲述最多的是他们在法国勤工俭学的时光,那是革命青春火热的年代,更重要的是,留法勤工俭学已成为了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起点,一个人生的最重大的转折点,也是他们开始革命生涯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