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真:010-82851088
电话:010-82851068
邮箱:hjg.bj@163.com
邮编:10019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31号院新奥特科技大厦8层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关注)
纪念钱学森诞辰110周年活动侧记
袁建平供稿
众所周知,我国航天事业近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嫦娥”登月,“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神舟”十二号、十三号载人飞船精准入轨,我们从此有了自己的空间站……,这些激动人心的喜报,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坚定步伐。哈军工—国防科大校友中就有不少“航天人”,他们也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一份贡献。
当我们为这些航天成就骄傲的同时,不能不想到一个人——钱学森, 他被誉为我国的导弹之父和航天之父。 今年12月11日就是钱老诞辰110周年纪念日。 12月9日下午,哈军工、国防科大十几位新、老校友举行了一个小型座谈会,纪念这位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座谈会开始后 ,大家首先观看了陈坤主演的电影《钱学森》重要片断,回顾这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曲折、光荣和辉煌的一生。
与会者观看电影《钱学森》
座谈会上,哈军工空军工程系九期学员孙向群校友做了专题发言,他从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当时的国防科委,和钱老有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接触,他为大家回顾了有幸与钱老共事时的几件往事,钱老是大科学家,国家领导人的座上宾,对他这样初出初出茅庐的小年轻却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这一点他印象特别深刻。钱老曾坦言他一生中有过三次“激动”,孙向群校友为大家回忆了这几段小故事。
第一次是在1955年,在多方努力和周总理的直接关怀下,他已被美国当局允许回中国,他拿着被美国当局监管期间完成的《工程控制论》(原书用英文写成,书名《 Engineering Cybernetics》,后有俄文、中文版。该书中文版曾荣获中国科学院1956年度一等科学奖金)去见他的导师冯·卡门,老师翻了翻,感慨地对他说,你在学术上已超过我了。听到自己导师这句赞美,他激动万分,因为这表示自己在学术上超过了一位世界闻名的大师,也是为中国人争了气,怎能不激动?
第二次是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时,他成功加入党组织,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激动得一晚都没睡好。可能有些人不太理解,但将为科学立言,为国立功,为人民服务当作自己的责任和追求的人来说,却是自然的。
第三次是在1991年,是年10月16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授予他“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把他和雷锋、焦裕䘵、王进喜、史来贺五人列为解放四十年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代表时,他非常激动,一生的工作得到了党和人民的认可。
孙向群校友还引用了“感动中国”组委会给钱学森授奖时的颁奖辞对钱老精神进行了总结: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库,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汪顺生校友是国防科大一系75级学员,曾经是一位“航天人”,他曾工作过研究所的前身,就是钱学森创办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下属单位。他向大家分享了一则网传,但以前鲜为人知的一则轶事。如今VR,即虚拟现实,让人感觉时髦、流行,不想三十年前钱学森就已和另几位科学家探讨VR技术。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藏有他的部分手稿,可以看到,他在1990年11月27日写给时任国家863计划智能计算机专家组组长汪成为的信中就建议,把VR起名为“灵境”,并解释说此译名“中国味特浓”。汪成为院士采纳了钱老的建议,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版了一本题为《灵境(虚拟现实)的理论、实现和应用》。可见,钱学森不仅是中国的导弹之父、航天之父、系统工程的创始人,也是VR技术的先驱。
哈军工老校友梁亮、王树和等校友也从不同的角度回顾了钱老的丰功伟绩,以及发扬、传承哈军工精神和航天精神。
国防科大一系78级学员赵金才,因回老家太原,不能现场参会,但仍通过視频会议参会。并和与会者分享了其几年前刊登在上海交大《钱学森研究》上的一篇文章,题为“钱学森与中国航天二、三事”。
哈军工二期杨永椿老校友特意为纪念钱学森诞辰110周年书写了“两弹一星首创者 航天事业先行人”的条幅。
会间恰逢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大家饶有兴致地观看了“天宫课堂”全球直播。
出席座谈会的还有曾任上海市政法委副秘书长的原国防科大校办主任、二系政委徐书庵,以及国防科大毕业学员王东晓、归丽华、袁建平、曾琼和刘学校友。
座谈会在热情洋溢的气氛中进行,大家畅所欲言,讨论热烈,意犹未尽。曾在上海航天系统工作过多年的国防科大四系81级学员李坚校友表示,纪念钱学森,学习航天精神,有重大现实意义,年轻的一代更要宣传、学习老一代科学家有家国情怀和高尚情操,让航天精神代代相传,为兴国强军、民族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