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10-82851088
邮箱:bj@hjg.org.cn
邮编:10019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31号院新奥特科技大厦8层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关注)
摘自高小林著《导弹工程系》上册
第四篇箭箭导弹
第三章 周总理冒雪视察导弹工程系 高小林
1959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周恩来总理在哈尔滨主持东北三省协作会议。
当日中午1 点,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办公室接到黑龙江省委办公厅秘书处打来的电话通知,让谢有法政委和刘居英副院长速去省委,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要见他们。学院办公室的同志急忙调来了小汽车,通知谢政委和刘副院长,二位首长连忙乘车直奔省委办公大楼去见周恩来总理。
两天前,军事工程学院谢政委和刘副院长得知周总理要来哈尔滨主持东北三省协作会议,特地给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打了电话,请欧阳书记见到周总理后转达他们想请周总理来军工视察的请求,同时请欧阳书记陪同周总理一块儿来。欧阳钦书记在电话中满口答应,还开玩笑道:“我要去你们军工,不会不让进吧?”刘居英副院长在电话中再一次向欧阳钦道歉。原来去年9月彭德怀元帅来军事工程学院时,欧阳钦想到军工学院看看彭老总,被大门口的卫兵挡驾。卫兵只认通行证,欧阳钦只身前来,也没有带有关身份证明及证件,好说歹说,就是不让他进大院。欧阳钦只好让司机调头,打道回府。他回到家里,给政治部张衍主任打了个电话,说:“彭老总住在你们军工,我去看看行不行?”张衍说:“当然可以,欢迎欧阳书记随时来。” 欧阳钦说:“可你们卫兵说什么也不让我进啊,我已经回来了。”张衍叫苦不迭,马上向欧阳钦道歉。那时候军事工程学院的大门坎是够高的了,因是国家级绝密军事单位,卫兵们认真负责、也傲气得很,连省委的小车也不放在眼里,没有通行证,卫兵坚持原则、执行纪律,不放一个生人进大院。
谢有法政委和刘居英副院长乘坐的小汽车在黑龙江省委办公大楼门前停下,省委办公厅的一位男秘书领着谢有法政委和刘居英副院长上了省委办公大楼二楼,周恩来总理正在办公室里批阅会议文件,见到周总理,谢有法、刘居英两位将军立正敬礼,齐声说道:总理好!”周恩来总理离开办公桌,迎上来和谢有法、刘居英两人亲切握手,并示意让他们坐到沙发上。周恩来总理面带微笑,目光炯炯,上下打量着这两位学院领导人,关切地问:“怎么样,最近你们忙些什么呢?”谢有法政委首先简单汇报了学院两次党的干部会议的情况,刘居英补充谈了学院整顿教学秩序后教育质量提高的情况。周恩来总理高兴地点点头说:“我一直想来看看你们学院,但没有机会,这次来哈尔滨开会,总是要到你们那里看一看的,我想明天一早就去,你们看看是否可以?”谢有法和刘居英两人异口同声:“欢迎总理来指导工作!”
谢有法和刘居英在回军事工程学院的路上,就开始研究如何分工抓布置,迎接总理视察。他们到了办公室已是下午4点多钟了,刘副院长一进办公室的门 就对秘书说:“快打电话通知导弹系,我现在就去导弹实验室。” 说完刘副院长转身就离开了办公室。秘书马上给导弹系的干部打电话,打通了高天炎的电话,高天炎接了院办的电话,立刻给教练队打电话,通知崔怀勤(当时的教练队负责人)刘院长很快就到,到门口去接。崔怀勤同志放下电话,来到院墙的门口刘院长持证件也到了,崔怀勤立正向刘院长报告,请刘院长检查工作。
崔怀勤同志陪刘院长进入导弹实验室,宽敞、高大、明亮,得有5层楼高没有一根柱子,当时也是建筑业的奇迹。刘院长是第一次来到导弹实验室,崔怀勤同志指着平躺在地上的一个墨绿色(深色)的庞然大物说“报告刘院长,这就是苏联的P-2型地对地导弹。”刘院长仔细看了一下说:“这个导弹有20来米长,够大的,你们会操作吗?”崔怀勤回答:“报告刘院长,完全能够操纵。”“你是怎么掌握的?”“我们导弹教练队包括我在内有6名同志58年在苏军导弹营学习了半年,是苏军教官手把手教的,我的成绩是优秀。回来后教练队也有了苏联的真导弹(实弹),这枚苏联的P-2导弹,点火就能发射,打出去。周祖同教授、赵宝康老师等也给我们讲课、指导。”“好,在这个实验室里能演练吗?”“报告刘院长,除了点火发射外,在这个实验室里都能进行操作,已经给学员上过课,给系领导演练汇报过。”“明天能进行吗?”“可以。”“好,你们认真准备,作为战斗任务来完成。”“请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又让刘院长看了苏制潜地(射)导弹1060后,就领刘院长(出了实验大楼)去了另一个实验室,先请刘院长看了苏制海防导弹542、544,后又去一个实验室看了苏制防空导弹543。刘院长都看完了脸上露出了笑容,“海陆空导弹都全了,你们这里是国宝啊,干的不错,好好努力,将来打仗就靠你们了”。
崔怀勤同志送刘院长到导弹实验室的院墙门口,刘院长握着崔怀勤同志的手说:“谢谢,好好准备。”崔怀勤说“是,一定完成任务。”送走了刘院长,教练队的同志们自动集合起来,大家知道刘院长来总有重要任务,崔怀勤同志说:“现在都去吃饭,晚上来加班。”
再说高天炎接了院办电话后,先叫李福林秘书去请周祖同教授来,又去了李政委和戴付主任的办公室,都没在(李政委和戴付主任都不在系里)。不一会周教授来了,高天炎说:“周教授,刘院长去导弹实验室了,咱们现在去行吗?”“行”,高天炎和周教授走出办公室在楼道(走廊)碰到谢有法政委,高天炎和周教授立正敬礼。谢政委说:“正找你们呢,去办公室谈。”来到高天炎的办公室,请谢政委落座后,谢政委说:“我找了李政委和戴付主任都不在,这个重要任务就交给你们两位,明天一上班周恩来总理就要来视察看导弹实验室,你们两位负责接待,周教授负责技术保障,一定不能出差错,还要注意保密。”高天炎和周教授都很兴奋,说“保证完成任务。”谢政委站了起来“抓紧准备,我走了,还要去三系。” “我先给三系打个电话,看系领导在吗?”说着高天炎拨通了三系邓易非政委的电话,“邓政委,我是高天炎,谢政委马上到三系,请通知黄主任。”送走谢政委,高天炎请李福林秘书通知各教研室主任,各科主任政委和羌鏐、周曼殊、汪树和同志18时到导弹实验室开会,电话找不到,到家去通知,你晚上就不用过来了。明天一早8时你到导弹实验室站岗值班。
李福林秘书,解放前上学时就投身革命,后参军的老革命。 一九五八年三月,李福林由解放军总干部部派往解放军长春第二政治干校学习。翌年二月毕业。毕业时恰逢军事工程学院建立导弹系去长春学校调人,和李福林同去学习的另一位同学被学校分配去军事工程学院。李福林同志应按计划回解放军总干部部任职。但那位同学在京的未婚妻是南方人,死活不愿去冰天雪地的东北,否则提出关系告吹。得知该同学的苦恼后,李福林同志向组织反映了情况,主动提出了互换的意愿。经组织批准同意后当时已有家室的李福林同志欣然接受了组织的调配,放弃了回北京解放军总干部部的工作机会,毅然奔赴去了地处哈尔滨的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报到。
高天炎给尚维同志打通电话,让他马上到导弹实验室。又电话通知王孝明天8时到导弹实验室站岗值班。
电话刚刚放下,学院保卫部陈怡部长电话打了过来,陈部长说:高主任你那里一直占线,我有重要事情找你,谢政委通知我,明天总理来,时间紧、任务急,视察地方多,我这里老保卫干事人手不够,请让尚维同志明天全程参加总理的保卫工作,”“好”。高天炎放下电话和周教授急忙来到了导弹实验室,这时候刘院长已经离开导弹实验室到其他系去了,一会尚维同志到了,高天炎、周教授、尚维、崔怀勤来到红楼实验室内,卫生已打扫过,井井有条,尚维同志又检查了各个角落及门窗,高天炎对尚维说:“任务很重要,周总理来视察导弹实验室,院保卫部点名让你全程参加总理保卫工作,你再和院保卫部联系,看有什么具体安排及要求,另外你们保卫办人员不够,明天政治处王孝、李福林同志参加保卫工作,给他们配枪,他俩要在导弹实验室门口站岗,他俩都见过周总理。”高天炎和周教授又检查了导弹、装备、配件、各种仪器仪表,工具等一切正常,操作规程,服装和帽子符合标准,同时要求教练队同志们,注意保密,就说有重要任务。尚维同志按照保卫工作要求对红楼警卫人员宣布,从现在起,导弹实验室进入戒备状态,无关人员不得进入。高天炎和周教授、崔怀勤商量,导弹演练的面积,用绳子拉起来,在绳子范围内操作,周总理在绳子外观看,更可以保证周总理的安全。崔怀勤和教练队的同志们计算好范围,连夜拉起了安全绳。又检查了导弹、装备、配件、各种仪器仪表,工具,操作规程,服装和帽子。
尚维同志给院保卫部打完电话回到实验室,对高天炎说:“高主任,总理第一站,就到导弹系,保卫部让我们注意保密,保证安全,控制现场人数,要求所有人员不要主动接近首长,包括不能主动握手、谈话等,他们人手不够,让我做总理的保卫工作。高天炎:“好,按保卫部的要求执行”。
18时各教研室主任,各科主任政委来到实验室,羌鏐出差不在家。高天炎请各位主任明天上午如果没课都到实验室来,导弹专业的工作请周教授做汇报的准备。高天炎让周曼殊和汪树和准备讲解导弹,以周曼殊为主,汪树和做补充。请各位老师明天上午8时准时到导弹实验室,服装要整洁。
“12月23日上午8点半,几辆黑色的小轿车驶进哈军工大门,周恩来总理在余秋里、欧阳钦、李范五等人的陪同下,来到军事工程学院院办9号楼。此时天上纷纷扬扬飘起鹅毛大雪,谢有法、刘居英等院领导早已经站在院办门口,迎候周恩来总理一行领导。周恩来总理从车里下来,他头戴一顶黑羊羔皮的哥萨克毡帽,身穿着一件带狐皮大翻领的黑色呢子大衣,内衬一条褐色花格羊毛围脖。周恩来历来生活俭朴,这套衣帽还是建国初期代表国家去苏联谈判时置办的,虽有些旧了,但十分整洁合体。他看见这么多的干部站在室外冒雪迎候他,忙示意大家赶快回到楼里面,别冻着。在大家的簇拥下,周恩来总理和余秋里、欧阳钦、李范五等人进到楼里,周恩来总理马上摘下帽子,这才一一和军事工程学院的院部系领导干部们握手。周恩来总理浓眉扬起,双目闪烁着睿智而兴奋的光芒。他在与几个院领导简短交谈之后,对谢有法说:“我们抓紧时间,先看看你们的导弹吧。”(引自哈军工传)
在谢有法和刘居英二位将军的陪同下,周恩来总理等首长先来到导弹实验室(陈列室)参观,由尚维同志和保卫部干事一路负责首长的警卫。那个年代,导弹是个极其神秘的兵器,即使是周总理这也是第一次看到从苏联买来的实弹(苏制真导弹)。在导弹工程系教学大楼旁,刚刚落成的高大的红砖大楼院墙内的导弹实验室,有供教学和研究及测量用的五种型号的导弹。平时,在进入这个戒备森严的导弹实验室(陈列室)要经过三道门岗(进入每个实验室还要检查证件,有的是机械门),查验的通行证有三种,分为“海、江、河”三字,一般来上课的学员只能持“河”字证,接触一种型号的导弹,持“江”字证的是专业教员;
这是李杰平同志的“江“字 通行证。(当年李杰平教员就在导弹实验室工作,是导弹教练队分队长也只能进自己专业的实验室。)
红章:军事工程学院导弹系保密室
持“海”字证的才能看到所有型号的导弹。今天周恩来总理来看导弹,院保卫部门办好了“海”字证。
23日上午8时,导弹系一科主任张寿宝教授、政委苏克等来到导弹实验室,快9时,高天炎接到院办打来的电话,通知周恩来总理已去导弹系。高天炎和周教授来到导弹实验大楼院墙的大门口迎候周恩来总理,高天炎看见周恩来总理过来,上前两步,立正敬礼报告:“总理好,导弹系高天炎请总理视察。”
周恩来总理眼睛凝视了一下,“板门店的小高同志”“报告总理,是”周总理和高天炎握手,高天炎赶忙向周总理介绍“这是导弹专家周祖同教授”,周总理和周祖同教授握手,“周总理,请视察导弹实验室”周总理又和大门门岗(是由院警卫营值守)的卫兵握手“辛苦了!”“首长好”卫兵立正向周总理举手敬礼,周总理在刘院长等的陪同下进入导弹楼院内,李福林秘书看见周总理立刻用电话通知导弹实验室内的同志。(李福林秘书原在解放军总干部部工作,见过周总理。)
周总理等首长来到导弹实验室大楼门口(是由导弹系教练队值守),王孝干事(原在总政治部歌舞团工作,多次见过周总理)正在这里站岗,王孝干事立正向周总理举手敬礼,“总理好”,周总理和王孝握手“辛苦了!”“为人民服务”,此时王孝看见周总理边上的一位秘书递给周总理两片药,周总理将药送进嘴里,才和首长们走进导弹实验室。
周总理等首长一进入导弹实验室,导弹系教练队在场的全体官兵列队欢迎首长,全体立正,向周总理等首长举手敬礼,声音洪亮“总理好、首长好”,周总理说:“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刘院长说:“解散,请就位”,导弹系教练队在场的全体官兵回到各自的岗位。周总理看见导弹官兵年轻、干练,服装整洁,就问刘院长:“导弹人员那来的?”刘居英院长回答:“是从全军抽调的技术骨干,都是业务尖子,自己培养的。导弹专业师生自己研制的新型固体火箭弹,年初在白城子基地已打靶成功。”周总理接着问“和喀秋莎比呢?”刘院长答道,“比喀秋莎强!”周总理高兴地说:“我们自己也能搞出比喀秋莎还好的火箭,了不起。”
刘居英院长请周总理来到了安全绳外站定,指着安全绳内平躺在地上的一个墨绿色(深色)的庞然大物说:“这就是苏联的P-2型地对地导弹。”随之介绍起导弹的性能。之后导弹教练队徐祖鸿上尉走到周总理和刘院长跟前立正敬礼,“报告首长,请指示,可以开始吗?”周总理说:“可以”。
徐祖鸿走到P-2型地对地导弹的正面安全绳外,面对导弹1号手的位置站定,
向1号手发出指令:“导弹,准备”,这时导弹发射操纵手1号手、2号手、3号手、4号手、5号手、6号手、7号手、8号手相继回答“准备完毕”。袁树范、吴光煜、王义田、周社顺等教练队军官检查好导弹设备从安全绳内撤出,王义田、周社顺等教练队的同志和导弹系的教员等回到实验室的办公房间内。一切准备就绪,徐祖鸿发出指令:“导弹,开始5、4、3、2、1”,这时坐在导弹发射操纵手1号手位置的崔怀勤上尉(教练队负责人亲自操作),1号手旁边有3号手,是负责电门的,听1号手的指令进行操作,开启电箱按钮。2号手、4号手在导弹发射架下进行水凖测控,一动不动时刻盯着水平仪,稍有偏差用千斤顶调整。5号手、6号手、7号手、8号手在导弹发射台四个角进行操作。在1号手的指令下,3号手进行着操作(操控液压流量,快了不行、慢了也不行),2号手、4号手随时向1号手报告情况,液压起重设备把平躺的苏制P-2型地对地导弹慢慢竖起立好。1号手向3号手下达指令,在发射台上,打开发射架,导弹立在发射台上,2号手、4号手对导弹进行水凖测控,确定导弹平稳立好后,向1号手报告。(发射架根据情况可继续立着或放平)1号手继续下达指令,3号手继续进行着操作,发射架缓缓放平。周总理和刘院长在安全绳外观看,刘院长给周总理讲解着。苏制P-2型地对地导弹立稳后,从水平状态转到战斗状态,做战斗表演。袁树范、吴光煜同志在场。
1号手崔怀勤示意徐祖鸿导弹操作完毕。徐祖鸿走到周总理和刘院长身旁,立正敬礼,“报告首长,演练完毕,请指示”周总理说:“好,同志们辛苦了!”。
前排:左1张惠春、左2胡顺连、左3徐祖鸿、左4马兴成
后排:左1华秋根、左2丁金星、左3王世杰、左4吕英昌
周总理和刘院长走到导弹旁细看着,周曼殊教员打开导弹结构图向周总理介绍导弹的构造和战术性能,周总理听得很仔细,不时插话问上几句,当周曼殊说:“这枚导弹可以打到印度去,”周总理立刻制止:“不能这么说。”他抬头望着这枚20多米高的地对地导弹,对刘居英说:“这个大家伙够笨重的了,如果我们自己制造,能不能做小一点?”他又鼓励导弹工程系的同志们说:“你们从事一项很光荣的工作,在学习外军的同时,要自力更生地发展我们自己的导弹事业,希望你们努力啊!”
周总理走到导弹1号手跟前,崔怀勤同志看到周总理走过来,赶紧站了起来,立正,举手敬军礼说:“总理好!”周总理问:“你叫什么?”“崔怀勤”,
周总理和崔怀勤握手,并说“辛苦了,谢谢!”,又和崔怀勤旁边的3号手握手后离开导弹演练现场,在导弹系教练队的同志们欢送掌声中,刘居英院长等陪同周总理走出导弹实验室。
导弹工程系的同志们都非常渴望见到敬爱的周总理,即使在导弹实验室工作的同志也要严格遵守纪律,没有任务只能留在各自的办公室内。柳智厚翻译等同志因想见周总理迫切,想来想去,想到导弹实验室二楼的男厕所,可以看见导弹实验室围墙大门,也可以看到进出导弹实验室门的同志。柳智厚翻译等同志就到二楼的男厕所等,终于从二楼的男厕所窗户向外望去看到敬爱的周总理在刘院长陪同下走进导弹实验室大楼。见到了敬爱的周总理柳智厚翻译等同志甭提多高兴了,幸福满满!
雪后的导弹系导弹实验室大楼(红楼实验室)
孙金南
从导弹实验室出来向东走,周总理等首长步行到空军工程系风洞实验室视察。空军工程系唐铎主任在此迎候,并向首长汇报空洞实验室的发展情况。周总理详细向唐铎询问了各种风洞的性能和使用情况,还对欧阳钦介绍道:“这位唐铎主任是我们从苏联要回来的,他是我们的大专家呀!”他夸奖空军系自力更生建成各种型号的风洞,“一定要有自力更生的精神!要是全靠进口,风洞实验室恐怕至今也难以建成。”周总理一边和岳劼毅教授、马明德教授、纪士玶主任等人握手,一边对大家说道。当他看到操作人员用手开气门时挺吃力的,又说:“你们要搞机械化、自动化呀!” 从风洞实验室出来,周总理仍不肯坐车,他沿着小路,踏着柔软的新雪,与大家谈笑风生地走向空军系教学大楼(11号楼)。
在空军系楼门口,周总理和刘千刚教员握手,问道:你是保卫人员还是技术人员?”刘千刚告诉他自己是教员,周恩来点点头。听完唐铎对“东风-113”的全面介绍后,周总理对谢有法和刘居英说:“目前你们在材料和工艺上还有许多困难,要组织全国的力量攻关,搞这么大的任务,困难总是有的,但相信可以解决。”“希望你们以‘东风-113’歼击机的研制,带动整个航空工业的发展。”在空军系领导和教员们的欢送掌声中,周总理戴上帽子,步下台阶,和刘院长说着话,走向对面的炮兵工程系大楼。突然,周总理在文庙街上站住,环顾四周,笑道:“你们军工学院的大屋顶很有点名气,今天眼见为实,果然名不虚传!”大家都跟着笑起来。
当周总理从空军工程系所在的11号楼走向炮兵工程系所在的21号楼时,正值学员下课、去食堂吃午饭之时,五系的学员幸运地看到了周恩来总理。当时,57-562班和其他班级,沿文庙街由西向东列队行进,恰好到11号楼和21号楼中间,一位干部向班长刘恒挥手,示意停止前进。刘恒立即下达了“立定”的口令。刘居英副院长陪同周总理正好从我们班队列前走过。当时,总理身穿黑呢子大衣,头戴黑羊皮帽,正是我们在新闻纪录电影上常见到的领袖风采。周总理边走边与刘副院长轻声交谈。排在队列最前面的胡荣超同学后来回忆,他听见了周总理和刘副院长的几句谈话。周总理问:“学员下课了?”副院长答:“下课后去吃午饭。”“军工的学员吃饭要排队呀?”“学院统一要求,学院上下课、吃饭和其他集体活动都要排队。”
周总理下午参观了海军工程系。海军系黄景文主任、邓易非政委等在系楼门口迎接。在(31号楼)教学大楼里向周总理等首长介绍海军工程系这几年自主研制的舰艇、舰炮和设备。周总理特别了解了气垫船的研制工作,周总理说:“1958年冬天我说过,这种新型登陆艇搞成功后,可以在北京表演一下嘛。” 黄景文说:“我们已经向学院写了报告,本打算秋天到官厅水库表演。后来没有去成。” 周恩来没有再说什么。1959年底,国民经济的困难已初露端倪,做什么事都不容易,哈军工的同志们已经付出巨大的努力了。周总理在刘院长、黄主任的陪同下来到体育馆游泳池观看无线电遥控舰艇模型表演。
周总理特别了解了气垫船的研制工作,周总理说:“1958年冬天我说过,这种新型登陆艇搞成功后,可以在北京表演一下嘛。” 黄景文说:“我们已经向学院写了报告,本打算秋天到官厅水库表演。后来没有去成。” 周恩来没有再说什么。1959年底,国民经济的困难已初露端倪,做什么事都不容易,哈军工的同志们已经付出巨大的努力了。周总理在刘院长、黄主任的陪同下来到体育馆游泳池观看无线电遥控舰艇模型表演。黄景文忙着给周总理讲解。海军系精心制作的几条舰艇模型在一池碧水中破浪前进,表演舰艇战术动作。最后一项是模拟舰对空导弹射击,游泳池顶棚的吊灯为假设敌机,只见一枚“导弹”“嗖”的一声飞离船模,准确击中吊灯的铁罩,发出“咣当”的声音(此项研究模拟舰对空导弹射击得到周祖同教授的指导)。周恩来带头鼓掌,连声说:“好!好!”他兴趣盎然地向海军系技术人员询问无线电遥控的距离,各种遥控技术的差别,如何抗干扰等技术问题。在场的教员都暗暗钦佩:我们的总理日理万机,国事繁忙,可他对现代科技问题的了解竟如此透彻。周总理对黄景文说:“国际上无线电遥测遥控技术发展得很快,特别在国防上应用很广泛,你们干海军的人能抓住这项新技术是很好的,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呀!”
(文革时造反派将刘院长从照片中剪掉,原照片刘院长在周总理右侧,成为历史的遗憾)此照片由陈晓宁提供。
雪后的空气是清新的,今天对军事工程学院的视察令周恩来总理深感欣慰,从这里看到了中国国防现代化的明天······。
谢有法政委和刘居英副院长送别敬爱的周恩来总理。
高天炎请李福林秘书通知各教研室主任,各科主任政委,和羌鏐、周曼殊、汪树和18时到导弹实验室开会,电话找不到,到家去通知,你晚上就不用过来了,明天一早8时你到导弹实验室站岗值班。高天炎给尚维打通电话,让他马上到导弹实验室,又电话通知王孝明天8时到导弹实验室站岗值班。通知完后高天炎和周教授来到导弹实验室,刘院长已经走了,一会尚维到了,崔怀勤向高天炎和周教授汇报了刘院长来看导弹的情况和要演练导弹的指示。高天炎、周教授、尚维、崔怀勤来到红楼实验室内,卫生已打扫过,井井有条,尚维又检查了各个角落,高天炎对尚维、崔怀勤说:“任务很重要,是周总理要来视察导弹,尚维去和院保卫部联系,看有什么具体安排,你就负责周总理的安全,另外给王孝、李福林配枪,他俩在实验室站岗,他俩都见过周总理。注意保密,就说有重要任务。”高天炎和周教授、崔怀勤商量,导弹演练的面积,用绳子拉起来,在绳子范围内操作,周总理在绳子外观看,更可以保证周总理的安全。崔怀勤和教练队的同志们计算好范围,连夜拉起了安全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