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真:010-82851088
电话:010-82851068
邮箱:hjg.bj@163.com
邮编:10019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31号院新奥特科技大厦8层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关注)
写史,首先要尊重历史。当年的照片:人像、合影、影像、录音、录像等;当年的文字:文件、报纸、日记、笔记、信件稿件、会议记录、字条、书籍等;当年的当事人:回忆、回想、发言、谈吐和当事人能证明的时间、事件等等。
当年(1952年)有一支解放军队伍从南国的重庆来到了北国的哈尔滨,驻防在哈尔滨郊外沙曼屯,他们是奉中央军委的命令来筹建“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的,这只神秘的部队就是解放军103部队,一部分来自(重庆)解放军第二高级步兵学校练习团官兵(赵本源团长王俊付团长、屈兴栋政委纪雨滨主任带领的练习团(代号:103部队))1600名干部战士。还有一部分是徐立行副校长率领的200多人的先遣队,练习团是筹建“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的生力军,警卫站岗、放哨巡逻、开工动土、挖泥盖房,还承担了部分基本建设任务。
赵本源(老红军团长)、纪雨滨(后二排)和练习团同志在重庆二高歩校合影。
那时“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还没有成立,那来部队番号(代号),用的还是解放军103部队。与地方联系工作,借用“103部队”代号开介绍信。“103部队” 不胫而走。这时哈尔滨市地方政府和市民才知道南岗文庙新来的军队是“103部队”。
从此陈赓将军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以充满神秘色彩的代号“103部队”在中国大地上迅速发展成长。
夏 璟 陈 青
1952年9月,解放军第二高级步校副校长徐立行带领200多人的先遣队到哈尔滨沙曼屯后,成立了一个“八人小组”,住进道里区的中学。92岁的夏老(夏璟)回忆:“‘八人小组’有:葛燕璋(空军系副主任)、夏璟、张胜朝、杨瑞华(女)、刘富禄、陈富路等八人,负责打前站。对外联系工作用的是‘103部队’的介绍信。”
陈青大会发言照片
2017年夏老(左)和陈老(陈青教授:1953年在军工学院成立大会代表学员发言者)在西北工业大学。
1952年12月3日下午,陈赓将军到达哈尔滨,坚决不住吉林街182号的独立小楼,和其他领导一起住到了小平房,一块吃饭。12月4日下午,陈赓将军到道里看望了“八人小组”,和夏璟同志等一 一握手。哈医大迁到顾乡屯,解放军103部队先遣队搬到王字楼,“八人小组”到了对面的(之字)致知前楼办公。策划空军系(一系)选址及基建监督等事宜。夏老回忆:“空军系(一系)楼址确定之后,才开始其它系楼的选址。“八人小组”只有葛燕璋、夏璟、张胜朝三同志留在了空军系(一系)工作”。
陈赓院长在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开学典礼
是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亲自挑选、亲自任命陈赓将军为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委;是毛主席亲自同意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选址在哈尔滨、亲自批准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103部队)建设规划。
1952年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筹委会(主任陈赓签署)向中央军委(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呈报校舍建设初步计划,拟于1953年建10万平方米,1954年建15万平方米,1955年全部完成。
军事工程学院在陈赓院长率领之下,规划学院建设蓝图之初也将子弟小学(军工80号楼)统筹其中,据查史料表明1952年李懋之副教育长按照陈院长指示,把建筑总平面图、分期建造设想、总概算表和分期概算汇合,形成一个学院规建综合报告,建军小学校列在其中。报告上报军委,请示审批。报告送上去约一个星期后,毛泽东主席就亲自批准了。
这份重要的报告距今已有70多年了,1952年10月李懋之将军上报的这份报告已无从查找和考证。虽然李懋之将军早已驾鹤西去,但是在《李懋之将军回忆录》中却据实留下了这一史实(103部队基建的过程)的纪录。
李懋之将军 1952年军事工程学院的建筑图纸
经中央军委(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批准,
於1952年12月18日,正式成立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营房建筑委员会。
主任李懋之,委员:徐立行、张述祖、张复明、张友亮、高庆魁、高步昆、殷之书,沈正功、苏联专家一人。办公室主任张复明(营房管理处长兼);另聘周明鸂教授为顾问。技术室主任:高步昆,副主任殷之书、技术秘书冯浩瑜;技术员张瑞琦、袁学郎、曹琦、杜杰、王家邦、屈稷高、王安球、李宗泽、游黎、陈雪樵、陶玉龙、严立人、陈建极、彭全矩、蔡华、张友经、杨青山、陈生喜。
103部队驻建筑工地代表申文勋(营房管理处科长)、施工员胡英、周炜、乔焕云、王仁才、李葆灵、陈佩玉,施工检查队队长穆长忠、政治指导员许森林。施工检查员80人(由各单位和练习团调来,集中训练学习识图用图知识,熟悉施工说明书)。
军事工程学院建筑委员会和基建办公室成立,计划1953年建筑总面积十万平方米,并确定了基本建筑样式。
当年的殷之书副主任撰文:“一九五二年十月中旬,我去军事工程学院北京办事处报到,接见我的是陈赓院长,他说:“欢迎欢迎!我们等着你呢!”随即,就给我布置了工作:“你来我们学院,首先要把学院急需的房屋建设工作搞起来,然后再到教学岗位上去。你今天就开始工作,搞一个学院的建筑规划;学院里各种房屋怎么个布局,总共要盖多少房子,多少平方米,要花多少钱。在这方面,我们李懋之副教育长已经收集了不少资料,可参考使用,你说行嘛?”我说:“好的,按您的意思,我画一张学院建筑总平面图,做一个学院各建筑物建筑面积的汇总统计表和一份学院房屋建筑的概算总表,您看可以吗?”院长说:“可以。”就请来李副教育长,交待了这项工作。李副教育长把我带到我工作的房里,交给我哈尔滨学院校区的平面图、学院的编制体制表、各类人员所需的工作、生活等面积标准和哈尔滨市建筑设计概算定额等文件,我就开始工作。
然后搞建筑规划。事前,请示陈院长:可否把学院分成教学、行政、生活等几个区,以便于管理。院长说:“苏联总顾问说我们这五个系在苏联是分开的五个独立的学院,同时创办比较复杂,不如先办一个学院五个系,积累经验,以后再分成五个学院。所以我们学院的五个系要有相对的独立性,各系学员的学习和生活都由各系管理,学员的宿舍和食堂应设在各系;教师和干部的工作由各系分管,他们的生活可由学院统管。”我说:“那可否把各系划一个范围,在这个范围里建各系所属的教学楼、学员宿舍和食堂,再留一些今后发展的空地;教师和干部另找适当地点集中食宿。”院长说:“就这样吧。”
在学院院区以外,马路西边有一片空地,准备盖宿舍的。李副教育长说:“这是一块好地方,盖宿舍楼可盖很多幢,大门口里面可盖一座物质保障部大楼,因为物质保障部对外关系多,外人进出多,很杂,大楼放在这个侧院,外人一进门就到,很方便,而且可以避免外人进入学院大门,少了很多登记、联系的麻烦,也安全些。”于是在西侧院的大门里,安排了一幢六千六百平方米的物质保障部大楼,后称为八一楼。以上这些安排都是经过陈院长同意的,就这样画出了一张《军事工程学院建筑总平面图》。
经过研究,陈院长指示:“这四十五万平方米要争取早日完成。为保证教学,可分三期施工。第一期明年开工,建十万平方米,五个系的教学大楼和学员宿舍、食堂;学员宿舍和食堂必须在明年八月前完工,保证九月初开学,第二期后年开始,除继续建教学大楼外,争取再建十五万平方米,包括实习工厂、教师和干部宿舍、苏联顾问宿舍和物质保障部大楼等。第三期大后年起,建设院办公楼、院领导宿舍和一些辅助建筑物等。各期任务可以重叠交叉,也可略加调整,原则是急需的先建。”
最后作造价概算。我顺便请示了一个问题:“各主要大楼的屋顶,采用平顶的还是坡顶的?”院长说:“用民族形式的。”我说:“好,就用民族形式的。”随着做概算,根据《哈尔滨市建筑设计概算定额》,按各类建筑物建筑面积,计算出各项造价概算,汇成《军事工程学院建筑总概算表》,再把各期建筑造价分列出来。经过李副教育长和陈院长审阅,表示满意。陈院长指示李副教育长把建筑总平面图、分期建造设想、总概算表和分期概算汇合,并打个报告上报军委,请示审批。
报告送上去约一个星期后,毛泽东主席就批准了。大家说批得真快!陈院长说:“事情要抓紧!你们尽快去哈尔滨,落实盖房子的事。要边设计边施工,保证明年学院开学时学员能住得上房子。教师和干部的宿舍都安排在向哈尔滨市借来的房子里,他们的办公室和学员的教室可以挤着点儿,安排在哈医大留下的王字楼、致知楼和工字楼里。”这时已是十月底。李副教育长请示陈院长:‘我们准备在十一月二日或三日动身去哈尔滨。高步昆教授已来报到了,是否也一起去?’院长说:‘通知他一起去,参加你们工作。’”
1953年3月15日,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建委会、哈尔滨市设计院、松江省工程公司三方签署了军工学院基建合同。
1953年4月25日上午9时,举行了103工地开工奠基典礼,陈赓大将亲临、亲自在103工地开工典礼上挖了第一锹土、铲土奠基,给军事工程学院建在哈尔滨举行了奠基礼,揭开了军工学院校园基建工程序幕。李懋之和松江省建筑公司经理边敬等同志随后铲土奠基,荒原野地扎下营盘,军工学院建设的第一栋建筑“八一楼”正式开工了。
1953年4月25日103工地开工典礼大会
请注意上历史照片中的横幅写的是“一0三工地开工典礼大会”
下面内容引自“哈军工传”:
“1954年春天,为了基建问题,陈赓和奥列霍夫带着叶果洛夫、李懋之、高步昆、殷之书和锻钢等人到道里田地街的市委二楼,参加基建协调会。市委书记任仲夷、市长吕其恩及建筑公司几位负责人早已到齐,吕市长主持会议。建筑公司几位负责人汇报103工地施工情况用了两个小时,陈赓在会上强调说:工程质量要保证,进度也要加快,中央已向省市打过招呼,请大力支援103部队的建设。吕市长插话说,哈尔滨市上的156项工程中的项目太多,大家都在抢进度、争施工队……陈赓朝奥列霍夫使了个眼色,奥列霍夫明白了,他说:“陈院长和我经常到施工现场去检查,每次都是我们的建筑专家叶果洛夫同志陪同我们,他非常有经验……”锻钢刚翻译完,陈赓接过话茬儿说:“搞建筑施工,我去看也是外行,现在可否请我们的建筑专家叶果洛夫同志发言?”吕其恩连连点头:“请!请!”
叶果洛夫站起来说:“我们看到工地上全是手推肩扛,慢腾腾地好像是在怠工,建筑机械虽然不多,但闲放在一边没有人使用。市里应该研究一下,是不是有坏人在搞破坏?”
任仲夷和吕其恩小声交谈几句说:“请陈院长放心,会后我和吕市长一定从别的建筑工地上调施工队伍,调建筑机械,加强103工地,并派保卫干部去检查,一定做到既保证质量,又加快进度!”
那天开完会回到学院已是下午两点多了,陈赓心情很好,他吩咐锻钢:“小锻子,大家都饿了,快让食堂弄点好吃的!”他又夸起叶果洛夫:“您哪,不愧是建筑工程专家,今天开会,您讲得最好。只要市里帮我们盖好房子,咱们饿点儿肚皮也值得啊!”
从1953年到1954年,陈赓将军的足迹踏遍工地各个角落和各个工程系高层建筑的顶部,李懋之、张复明等干部劝也劝不住。那天,他和张衍下工地,一定要上50米高的水塔顶上看看,张衍劝他别爬高,太危险,陈赓执意要上,张衍只好陪着,张复明也悄悄跟在后面。踏上脚手架上的狭窄跳板,陈赓伤残的双腿微微打晃,他绕着圈儿,一步一步慢慢往上爬,累了就停下来喘口气。张衍小声说:“院长,你就别往上爬了,在这块儿看看就行了!”
陈赓抬头看看说:“人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我是不上水塔非好汉。今天一定得登上这个制高点。”
在紧张地建造这五座教学大楼时,每个工位都有陈赓的足迹,每个楼的脚手架都有陈赓的手印,每一层楼板都留下了陈赓的脚印和汗水。哈军工院舍建筑速度快、质量高,这与陈赓亲自在第一线“参战督战”是分不开的。
钱学森来学院参观时感慨的说:"在我国现有的条件下,这么短的时间内,办起这样一所完整的、综合性的军事技术学校,在世界上也是奇迹"。
一九五四年需用材料概算表共五页,主要包括木料、钢材、水泥、电器等需用量概算,为中央设计院技术设计参考。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与前面函件不同,此份函件印章采用的是军事工程学院的代 +钢结构工程
军事工程学院建委会一九五四年函件.. 3、注释 军事工程学院一九五四年需用材料概算表共五页,主要包括木料、钢材、水泥、电器等需用量概算,为中央设计院技术设计参考。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与前面函件不同,此份函件印章采用的是军事工程学院的代号“一零三部队”。关于“一零三部队”代号启用时间问题,学术界已经争论很长时间,有一种权威的说法认为“一零三部队”代号开始启用时间为一九五五年一月。而此函件的落款时间为(一九五四年)十一月十七日,这说明“一零三部队”代号开始启用时间要更早,至少在一九五四年十一月十七日或之前,此函件是一个有说服力的证据。
显而易见:“‘一零三部队’代号开始启用时间为一九五五年一月”是不准确的,不是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的历史。
以上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54)队务339 号文中 :“我院仍應使用
【一零三部队】代号”:仍是一个汉字,读音是réng,意思是指仍旧,延续不断。 应:应当,应该。应繁体: 應 。
仍应:仍旧继续。
延续原来“103部队”代号,而又下发、启用“103部队政治部”等16枚代号公章,说明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之前虽用“103部队”代号,但因没有总参谋部的正式批(只有1952年12月18日经中央军委批准成立的军事工程学院营房建筑委员会),相对应的军事工程学院的编制组织结构、各机构的公章不能使用。现接到总参谋部的正式批准,军事工程学院各机构、各部门的代号公章才开始实施使用。
按“颁发印章规定和公布全院代号”的文件:“新代号定于1960年10月1日启用,原103部队代号即同时终止。”
可见1960年10月1日前军事工程学院的代号是“解放军103部队”。
1962年7月15日启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字943部队”新代号,原中国人民解放军9042部队的代号停止使用。
以上历史上的军事工程学院文件原文、历史上的有关原始照片及当事人(军事工程学院众前辈和亲属)回忆等足以证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从1952年至1960年使用的部队代号是“解放军103部队”,这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103部队的来龙去脉。
战火催生,陈赓将军不负重托,临危受命创建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
陈赓大将为国防现代化沥尽心血、鞠躬尽瘁,在陈赓大将的亲自领导和指挥下,短短几年军事工程学院就培养出中国第一批军事工程技术工程师(前后有上万名)、短短几年军事工程学院师生研制成功百项中国第一(国家顶尖)的科技成果。陈赓将军在军事工程学院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他以自己的远见卓识、高瞻远瞩实现了军事工程学院高起点创建与跨越式发展,成为军事工程学院及其后继者的不朽精神之魂!
陈赓大将(陈赓院长)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他是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他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为“军事工程学院”建立和发展,为“两弹一星”、国防现代化、国防科技、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