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真:010-82851088
电话:010-82851068
邮箱:hjg.bj@163.com
邮编:10019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31号院新奥特科技大厦8层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关注)
弘扬哈军工精神 锻造新时代合格军人
——读“哈军工历史与文化考察”后的几点思考
高学敏
1953年8月26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在给哈军工的训词中指出:“今天我们迫切需要的,就是要有大批能够掌握和驾驭技术的人,并使我们的技术能够得到不断的改善和进步。军事工程学院的创办,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个迫切而光荣的任务。”教育成效的验正期是有滞后性的。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生产或战争。70年过去了,哈军工用自己的办学实践,用十三期毕业生的奉献(刻苦学习和锻炼为党和人民工作50年,完成了工作周期),完全有理由说,哈军工没有辜负领袖的期望,完全可以说,出色地完成了党给以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一年来,我两次读文小平学长所著《哈军工历史与文化考察》以及其他相关书籍,心潮起伏,赞美文小平同志对军工历史考察之细,对哈军工精神研究之深,更赞叹母校所创造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创造方面的奇迹。哈军工成果为什么那样神奇?哈军工为什么那么神秘!我静下心来,理出哈军工的神采,更要理出哈军工的灵魂,这样才能回答“办什么样的学院,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文小平学长的著作为我们回答问题,提供了思路和依据。
一、校长的重要性和决定性
政治路线决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1952年6月底,中央军委电令:调志愿军代司令员陈赓回国,接受新的命令。他6月23日,在中南海向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汇报了抗美援朝战争处于相持阶段的特点和敌我的态势。当汇报到“我们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面对敌人的人海战术和饥饿、严寒,视死如归,他们真是最可爱的人。战士们说,我们用手榴弹打敌人的榴弹炮,用炸药包打敌人的坦克车,用缴获日本鬼子的三八式把美国鬼子打回三八线。毛主席留下了热泪。他说,我们现在决心解决这个技术装备落后的问题。为了适应现代化战争,建设现代化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必要建设一所高等军事技术院校,培养技术军官。这次调你陈赓回来,就是要创建这所高等军事技术学院,我们商定了由你担任院长兼政委。联系我军院校发展历史,深感必须强调院校领导应是优秀干部,应争当教育家。
毛主席多次说过,一个军事学校,最重要的是选择校长、教员和规定教育方针。办好教育也要看干部,一个学校办的好不好,要看校长和党委是怎么样,他们的政治水平怎么样来决定。陈赓就是毛泽东和周恩来办军事工程学院选择的好院长。全面衡量,陈赓是最合适的人选。毛主席对陈赓说,你干不好,谁会干得好?周总理说,你干不好,别人连你的经验还没有啊。
陈赓是出色的军事家,参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四个时期的革命战争。被称为“常胜将军”。陈毅说过,我认为我党二十多年创建杰出的军事家并不多,最近粟裕、陈赓等先后脱颖而出,前程远大,将与彭、刘、林并肩迈进,这是我党我军的伟大收获。
陈赓是我党有成就的军事教育家,是受过军校教育又有办学校的经历。担任过红军第一步兵学校校长,红军干部团(培训红军军政干部的学校)团长,抗大军校队长,豫陕卾军政大学校长,二野军政大学四分校校长。
陈赓和法国、美国现代化军队打过仗。
1950年7月,陈赓时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应胡志明之请求,到越南。胡志明恳请陈赓包下越北战役,结果歼灭法军4008人,攻占10座城市。1951年月1月、1951年8月、1952年3月三次到朝鲜参战。
实践证明,毛主席、周总理是慧眼识英雄。陈赓说,“不办好军工,决不罢休。”1952年筹备,1953年就开学。别说不懂行,就连懂行人都挠头。说这个速度根本办不成,但是陈赓办成了。很多哈军工老人说,离开陈赓,谁也办不成。这根本是个奇迹。李懋之副院长:“陈赓大将是哈军工建院的元勋,是哈军工之魂,没有陈赓,不可能在三年高速度、高质量、高标准建成60万平方米第一流校舍。没有陈赓,不可能在三年内,组建起有2000多名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并使哈军工成为教育知识分子的典范,没有陈赓,不可能招来五湖四海的干部、教员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提高了大家办学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没有陈赓,不可能得到毛主席、周总理多次亲切接见,关心和指示,使学院受到各方面的大力支持,高速完成军事工程学院的创建任务。”
毛主席三次接见陈赓,亲自过问了学院建设重大问题,签署了训词,为学院院报题名,批准每年毕业人数,教育计划。与毛远新谈话(关于教育问题)
陈赓是具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1954年9月9日访苏参观原子弹爆炸状态与空军演习,回国后向中央报告应该研制核武器,支持钱学森与五院的建议。与钱学森探讨导弹研制后,在哈军工创办导弹专业、原子弹专业。1959年11月提出哈军工尖端集中,常规分散的意见。(1952年与苏联顾问奥列霍夫共识,决定建五个系,以后每个系都可以独立办院,对教学组织全部基础化,体现院中有院)今天我们应把优秀人才放到院校,而不能只把院校当作官员升职的台阶。院校领导要当服务员,而不是当官。
二、人才成长的综合素质和阶级性
陈赓在谈到第一期教学计划时,进一步明确军事工程学院培养目标,他们必须是政治上无限忠于党和人民,忠于祖国,具有高度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的军事工程师。他们必需是精通善于使用本兵种技术兵器。能够独立完成工程任务。并具有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较高文化程度和一定军事素质的军事工程师,他们是忠诚老实,敢于说话,富于主动性、警惕性、不怕困难、并善于克服困难的军事工程师。又是能教育与培养其部属,体格坚强,能忍受军事勤务中的艰难困苦的军事工程师。
根据这个培养目标,确定学制,教学计划,确定课程。陈赓强调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工程师,必须全面培养。使其有多方面努力,既然是军事工程技术院校,培养重点当然是以专业技术为主,政治、军事教育时间不能占用很多。要妥善处理各种学科课程主次、轻重和先后衔接关系。大体上,专业教育比重占教育总时数的75%,政治、军事约占25%。
陈赓指出,我们的军队是革命的队伍,我们培养干部应该把政治摆在首位。提高政治觉悟,不能只靠政治理论教育,要结合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他号召大家走又红又专道路。陈毅:“假如一个飞行员只专不红,技术水平很高,政治上、思想上一塌糊涂,上了天,他可能把飞机开到敌人那边去;如果他只红不专,政治觉悟虽高,技术上过不了硬,上了天,很可能被敌人打下来;如果他又红又专,上了天,就会充分发挥他的技术能力,勇敢机智地击落敌机,安全返航。所以我们既要加强政治学习和思想修养,又要努力学好专业技术,不能当空头政治家。”“一个人能不能成为有用之才,就是靠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决定的就是这几年。”“你是龙,就飞天,是蛇,就钻茅草”。一个国家的栋梁之才,是要动心忍性的。既要锻炼他们的筋骨,又要锻炼他们意志,锻炼他们坚忍不拔的精神,抓到一个了正确的方向,就要干它好多年。把个人问题放在次要地位,不去考虑它。雷锋这个青年,我们为什么很好歌颂他?就因为他达到了这个标准,心里装的是他人,是革命,不考虑个人问题。如果讲究吃,讲究穿,羡慕人家有什么表,有什么半导体收音机,以此来夸耀,这是可能有的事情。我们这个学校里,谁艰苦朴素,学习好,品德好,身体好我们大家就他有好感,就推崇他。对那些不守纪律,道德败坏,耍流氓行为的,要群起而攻之,把害群之马除掉。
淘汰不合格学员、不能迁就。哈军工在1962到1963年开除处理的学员有一百多个。陈毅说“我认为,学校开除一批违法乱纪,道德败坏之人,是完全正确的,我完全拥护。在这个问题上,有人可能认为太严了,不满意,我认为并不是太严了。对全国之大学、中学、小学,我都主张要严。处理这一百多个学员下去,这是个很好办法。不然放在那个地方,只能拖泥带水,很痛苦,也耽误他们的青春。因为他们搞别的事情,还是有前途嘛。“大学没有淘汰,我就觉得这个大学办得会很憋脚,完全是迁就嘛。要成为一个高级研究人才,需要大学毕业程度,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学习这是一个艰苦过程,把一个青年培养成才,要经过千锤百炼,把一块毛铁变成钢,要经过好多手续。你们军事工程学院这个重点大学,要求把所有同学都培养成才,都到毕业标准,是一个艰难困苦的过程。不是那么轻轻松松。所以采取严的方针,我举双手拥护。”哈军工学员的淘汰率在全军是比较高的。
今天的院校更应该淘汰不合格的,锻造优秀人才。决不能培养崇洋媚外的人,不能培养精致利己主义者。
三、能力培养理论性和实践性
(一)强调要到实际中学习。
1964年毛主席告诉在哈军工上学的毛远新:“你们的政治课主要是讲课,能学习到多少东西?最主要的是到实际中学习”。“你们院应该到农村去搞四清,从干部到学员都去,一个不留。”“阶级斗争都不知道,怎么能算大学毕业生?”“军事工程学院让你毕业,我是不承认你毕业,你毕业了,我还要给你安排这一课。”“你们的教学就是会灌,天天上课,有那么多可讲的?教员应该把他的讲义发给你们,怕什么?应该让学生有时间研究。”“大学生,尤其是高年级,主要自己钻研问题,讲那么多干什么?高年级同学提出问题,教员们只回答百分之五十,其它就说不知道,和学员一起商定,这就不错了。”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下乡参加运动,对从家门到校门,从城市到城市,很少接触社会的,对青年学生来说,无疑是很大的锻炼。了解农村,了解农民,了解社会。在这方面,收获是很大的。
(二)强调带头实践
新学员进了学院,首先就是接触学员队干部。在日常学习、训练、生活中,与学员朝夕相处,对学员影响很大。起床号吹响,学员队长最早到了操场,晚上熄灯号吹过,还要查铺,给学员掖被子。训练中,也是边讲解,边作示范动作,一天下来,比学员还累。而就餐时,和学员们吃饭虽然在同一个食堂,但学员吃中灶,队干部吃大灶。学员们心里过意不去。陈赓更是带头住小平房,这就是领导的示范作用。
队干部不仅以身作则,以严整军容,标准军姿,出现在学员面前。在思想上,同样细致关心学员,促膝谈心,像兄长,像朋友,有鼓励和表扬,也有中肯的批评。在一个团结友爱的团体里,各级领导干部,几乎人人都参加过战争年代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经常给学员们讲过去斗争故事和英雄事迹。学院机关和各级领导多数是红军和抗战时期入伍的老干部,经常给学员们做报告,令学员们肃然起敬。十五军秦基伟、雷锋所在部队、吴运铎等都曾经来学校作报告或通过信件,教育学员们。
(三)生产与科研第一线的实践。
利用实验室、四海厂、伟建机械厂等作为科研实验基地,开展东风113飞机、松花江8号拖拉机、水翼艇等科技重点项目。
(四)当一个真正的兵。
毛主席关于哈军工办教育问题的讲话,对哈军工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毛主席提出,哈军工学员必须先当一个真正的兵,要有兵的情感。哈军工的学员必须参加农村的工作实践。要有贫下中农的情感。哈军工学员必须参加工厂劳动,要有工人阶级的情感。促使哈军工对培训计划做了较大调整,实行了新三段培训方式。毛主席在64.65级的教育计划中,做了新的安排。毛主席的重要指示,对今天我们军校的教学和培训方式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今天看来这三种情感对干部仍十分重要。缺了这一课,代职、下放体验、都是补不上的。
四、尊师重教的永恒性和特殊性
(一)两老办院的团结氛围
彭德怀1953年8月6日到了学院。接见了团以上的干部,他说:“志愿军在朝鲜作战,技术上是劣势,还是小米加步枪,这样不行。”“打仗不是儿戏,必需精心策划,周密部署,指挥员多用一分心血,战士就会少流鲜血,不能让战士生命无畏冒险。要牢记,任何父母当知道自己的孩子牺牲了,那痛苦悲伤都是难以忍受。今后,要大力培养懂得军事技术科学知识干部、培养高级科技知识人才,加快我军现代化。有先进器装备,我军就如同猛虎添翼,更会减少牺牲,取得更大胜利。”他希望老干部要安心学院工作,要学习文化,团结教授专家,把学院办好。
黄克诚1957年6月19日在哈军工说:“办好学院,除了依靠老干部,还要依靠老教授。要依靠他们,也得有一套办法,不能用对待旧军官的办法去对待老教授。”“首先要尊重老教授,尊重他们的劳动,使他们身心愉快。动脑筋搞教学。要教育所有的同志很好爱护与尊重他们。士兵、工人都应该如此。要使全体人员对尊重老教授有足够的认识。不要认为我们打过仗,流过血,有功劳。我们当然是光荣。他们的劳动也不是那么简单。”“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尊重他们过去的劳动,一般来说,搞科学的人,对政治是不感兴趣,这样就两好合一好了。我们需要人家,又不尊重人家,那就成问题了。”同志们,我们现在搞国防现代化,不依靠人家那行吗?”
尊师重教,是教书育人的永恒主题。在哈军工有其独到之处。
1952年12月5日办公会上,陈赓院长提出了既要依靠老教授,也要依靠老干部,要两老办院的方针,他强调行政干部既要“看到自己二万五,也看到人家十年寒窗苦”。鼓励干部要尊重知识分子,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12月9日在全体干部会议上,他多次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专家教授的问题:我们学院要聘请上百名苏联专家,要请国内有名望几千名教授、讲师和助教来工作,他门都是办好军事工程学院的关键人物。学院能不能培养高质量的军事工程师,能不能搞出科学研究成果,就靠他们。他说,两老办院是军事工程学院的办院方针。“既要承认两万五千里,也要承认十年寒窗苦”。“老教师的知识也来之不易,他们在科学技术上面奋斗了几十年,也是老资格”。“要办好军事工程学院,首先要靠老教师,不能光靠两万五。”12月11日在老教师座谈会上,陈赓说,建设国防,保卫祖国,不是要诸位拿起枪杆子,而是要求你们把自己的智慧、技术贡献给国家。谁要是这样做了,那就可以说,你们对祖国、国防建设事业有了贡献。立了功劳。因此这是个光荣的任务。”“在我们学院建设中,你们是根柱子。军队干部也是根柱子。许多工作没有他们不行。不过军队干部在科学技术方面是不懂,那我来说,半生戎马,赳赳武夫!讲冲锋陷阵,同志们也许要向我学,但讲自然科学,讲到微积分、空气动力学,那就要向同志们学习,要尊重你们为师。凡是同志们要在科学技术做些什么,我都极力支持。反对搞科学技术,那就是我们的敌人,我就要拿出冲锋陷阵的姿态,支持他。我别的本事没有,但有支持同志们的本事,为科学我会不顾一切地支持你们。”
院校机关和各级行政领导,相当多人是从教学中选拔出来的,然而岗位变换,使一部分人变了心思,转过身来,对教员颐指气使,说话生硬的现象很普遍,本质上说对自己岗位性质没有正确认识。
(二)端盘子的服务思想
1953年上半年,在第一学期学员文化补习期间,陈赓院长就强调“一切为学员着想”,“要向全院一切人灌输关心学员的思想。”“保证学员的学习和自由活动时间”。“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让学员学好,把他们造就成又红又专第一流军事工程师。”他关心学员的健康,“不能使学员离开了学院,就进医院。”“让学员吃好,玩好,把身体锻炼好”。“学员一律改成中灶标准,即国家干部伙食标准,以保证学员在紧张的学习中有旺盛精力”。他指示要把学院的农场办好,办好奶牛场,办好豆腐坊,保证学员和幼儿园的孩子们经常有牛奶和豆浆喝,而队干部则在同一个食堂里吃大灶。
1956年,刘有光副政委在院党代会上,用了一个比喻,说明对学员优待点是应该的。我们要把学员培养成又红又专,德智军体全面发展高质量军事工程师,学员生活那样紧张,生活上不照顾一点不行。
我们要像爱护自己子弟一样去爱护学员。打一个比喻,我们学院好比饭店,学员是来吃菜的,教员是炒菜的。我们这些人都是跑堂端菜的。我们要很好完成这个任务。这就叫以教学为中心,为教学服务,教员、干部,大家都是为学员服务。我们要有个军事严格管理,经常思想政治教育,决不能把学员培养成“少爷兵”。这个比喻极具形象又富哲理,全院人都印象深刻。
陈赓院长身体力行,深入基层。刘居英、谢有法深入教学第一线,熟悉每一位教师,有一次谢有法和实验室教员促膝交谈:我看了实验员课也是很有意义的工作,都需要有人认真去做。实际上,我们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做服务工作。做领导干部就是在为全体教职员工服务,你们有什么需要我们做,我们都要认真做好,你们在教学第一线,更是要为教学、为学员服务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来。这样就是把为人民服务落实到实处。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要保证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部队培养合格人才。
院、系领导深入基层,一级带动一级,专科主任和队干部经常和学员在一起,观察学员思想变化。早起晚睡,关心每一个学员,注意每一个小事,把工作做得又細又实。
学院机关从各方面保障好以教学为中心的工作。只要是教学需要,再大困难也要千方百计设法办到。“耽误了教学你负责”,是一句相当有约束的话,也是全院人的共识。
(三)肝胆相照的主人翁精神
“要信任他们,就要多和人家联系和接触,了解他们,懂得人家的心情和习惯。了解后就可以谈心,谈后又可以加深了解”
陈赓经常和老教授谈心,经常冒风雪到教授家里问寒问暖,决定生活上的困难,解决思想上的苦恼。陈赓和周明鸂教授谈话,已经成哈军工广泛流传的佳话。周教授讲了自己心中忧虑:我们这样出身在剥削阶级家庭出身的,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服务过的人,共产党能否相信我们,信任我们,把核心机密交给我们做?陈赓院长敞开心扉地说,“我们历来不唯出身和成分论,如果说家庭出身,讲历史,我也不如你们,我在蒋介石手下干过,在作战时还救过蒋介石的命,但我背叛了反动家庭,背叛了蒋介石,选择了跟着共产党闹革命,为天下被压迫、被剥削人民的解放而斗争。你们听说过马日事变吧?那位杀共产党人的许克祥,原来还是我们家长工呢,他出身苦,却走上了反革命道路。所以出身不由自己选择,但人生道路由自己选择。”陈赓院长深情地说,“你们都是乘着大轮船漂洋过海去留学,学成后,有乘着大轮船归国。我们的国家刚刚解放,条件还不好,等条件好了,咱们自己也造一条漂亮的大轮船,把我们学院的科学家都请到船上,船上有音乐,有鲜花和好酒,让这条大船在大海上漂他一漂。”他又谈起要成立一个教师协会,把老教师团结起来,。周明鸂后来说:从陈院长身上,我看到了共产党人捧向科学家一颗赤诚的心!”
军校的宗旨是一切为了打胜仗而培养人才,院校内一切行政工作也有个标准,那就是教员有一年四季的好心情,领导者和教员团结在一起,齐心协力,院校一定是一流的!
院校的领导和机关工作人员,如果都是这样,对教员们肝胆相照,心心相印,就一定会摆正自己的服务职责,把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保障工作做好。
写到这里,就更加感到习近平同志对哈军工的历史地位,陈赓的办学思想,哈军工所形成的那种精神的评价是多么正确。
习近平说,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承载着老一辈革命家的殷切希望。“哈军工”在艰难困苦中前进,为我国培养高级军事技术人才、发展先进武器装备发挥了开创性作用。以“哈军工”为基础,分建出军地多所高校,但形散神不散。“哈军工”是我国国防科技和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哈军工”传统值得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