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真:010-82851088
电话:010-82851068
邮箱:hjg.bj@163.com
邮编:10019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31号院新奥特科技大厦8层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关注)
读《哈军工历史与文化考察》有感
廖海明
在筹备哈军工校庆70周年期间,重温习近平主席对哈军工的重要讲话: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承载着老一辈革命家的殷切希望。“哈军工”在艰难困苦中前进,为我国培养高级军事技术人才、发展先进武器装备发挥了开创性作用。以“哈军工”为基础,分建出军地多所高校,但形散神不散。“哈军工”是我国国防科技和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哈军工”传统值得发扬光大。习主席明确肯定了哈军工的历史地位与社会贡献。这是在中国高等教育院校中,给予了最高的评价。近期重读文小平学长的《哈军工历史与文化考察》一书,对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下面是我的感受。
一、 把对哈军工精神研究工作推向了新的高度
哈军工北京校友会以往对哈军工的研究重点是找寻“强军报国 忠诚奉献”的哈军工精神之业迹,研究的高度、深度与广度相对有限。该书把哈军工建设提到解放军建设的新高度。建国以来,解放军的建设以刘伯承元帅为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院长,对部队现代化建设发挥了开创性的贡献。毛主席在给解放军军事学院的训词中,指出:解放军军事学院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建军史上伟大转变之一。1953年7月13日,时任解放军总参谋长黄克诚说,第一次把军事工程学院与军事学院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国防现代化的两个关键问题,一个是南京军事学院培养战略战役指挥干部,一个是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培养掌握现代化武器装备的工程技术干部。这两个问题,中央军委很重视。而军事工程学院在我军装备现代化事业上发挥了奠基性的贡献,使我国的军事装备水平很快走到世界先进水平,战斗力得到明显的提高。让美国、西方强权势力不敢轻易侵犯我国。陈赓大将创办的哈军工,其名望完全可与黄埔军校齐名。
文小平学长该书把哈军工精神的研究,提高到哈军工文化研究。包括了哈军工历史、哈军工教学方针、哈军工传统、哈军工建筑、哈军工教书育人、哈军工特色、哈军工优秀学员代表、哈军工优秀成果、与苏联专家密切合作等等。全面对哈军工的文化进行了挖掘。对现实的国防科技教育与国防科研领域都会有深刻启示。
文小平该书,与其他介绍哈军工的著作明显的区别,是带有观点、评价的。这对研究哈军工文化会有一个鲜明提纲协领的启示。他所介绍的章节都有明晰结论,与他要说明的观点丝丝相扣。总体的文字虽然比一些论述哈军工作者所写的文字要少一些,但读过后,几乎绝大部分关注哈军工的事件与问题都得到了条理清楚的说明。例如:他把毛主席三次接见陈赓院长、为哈军工发布“训词”、为哈军工校报题写《工学》、批准教学规模、批准教育计划等进行了专题介绍;对周恩来总理对哈军工的建设支持也进行了归纳介绍;对各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注哈军工的情况也都进行了专题介绍;让广大读者读后,有很解渴的效果。这就说明该作品有深度。
文小平该书读后,对于中国的大专院校如何办?教书育人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政治与业务的关系如何处理?等核心问题都会得到重大启示。
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陈赓院长说,军委给我们学院的任务,就是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军而培养对党对祖国高度忠诚,积极负责,克服困难,坚决执行命令,有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精通现代化军事科学技术兵种军事工程师及国防技术人员,以适应今后国防建设的需要。这任务是光荣的,同时也是艰巨的。我们学院全体教职学员同志,必须团结一致,戒骄戒躁,钻研学术,努力工作,以完成上述的光荣任务。
陈赓院长强调:必须遵照主席的指示,关怀青年的成长。在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兼顾学员和工作人员的工作、学习和体育、娱乐两个方面。真正做到全体人员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在学员中一方要提倡勤学苦练,钻研学术;另一方面也提倡锻炼体格,适当休息。现代的国防部队的建设,不仅需要我们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军事技术的水平同时也要求我们具有强健的体格。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作战的要求,胜任完成任务。
哈军工要培养的人才,首先是要政治上要可靠,要培养对党对祖国高度忠诚,积极负责,克服困难,坚决执行命令,有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精通现代化军事科学技术兵种军事工程师及国防技术人员。简明扼要就是陈毅元帅讲的:又红又专。在当前的新时代,我们国家要培养的目标,首先是要爱国!否则,在学校学好科学知识,出国留学就不回来了。对我们国家有什么贡献呢?哈军工的培养方向,决定了学员毕业后,都投入了国防科技事业、国家重点项目之中,成为中国的武器装备技术领军带头人。为中国的国防科技做出了卓越贡献。这对现实也有指导意义。
二、两老办院的光辉思想
1952年12月5日办公会上,陈赓院长提出了既要依靠老教授,也要依靠老干部,要两老办院的方针。他强调行政干部既要“看到自己二万五,也看到人家十年寒窗苦”。鼓励干部要尊重知识分子,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陈赓院长的办院思想是办好哈军工的指路明灯。
陈赓院长强调要依靠老教师办学是有中外历史的依据的。清华大学的老校长就强调,大学不是指有高楼大厦,办学主要是有名师。教师的教学水平决定了办学的水平。没有高水平的老师,很难教出高质量的学生。这就是望子成龙的家长都把孩子能进入高水平的中小学当成头等大事。所以哈军工如果没有高水平的教授,就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军事科学工程师。陈赓院长亲自找周总理与各政府主要领导请求支持。
然而他还强调要依靠老干部,这个提法过去就少有人去研究。我们知道,新中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哈军工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陈赓院长是兼任学校党委书记。学院党的领导,主要是依靠长征老干部、抗战老干部等。这是保证毛主席指示得以落实的骨干力量。也是保证培养的军事工程师是为祖国国防事业奋斗的人才。如果忽视了这支骨干队伍,培养出的人才,为谁服务就要出大的问题了。这个问题对当今教育战线是十分重要的原则问题。当前,我们的教育战线已经没有长征与抗战的老干部了,解放战争的老干部也十分罕见了。教育战线上的共产党员人数比起解放初期是多了几十倍,党员干部就更是多如牛毛,而国家某些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出国留学后,绝大多数留学生留在了西方国家,拒绝回国为国家效劳。这个问题难道不值得我们重视吗?
三、哈军工文化的特色
文小平书中花了十余章的篇幅介绍了哈军工的特色文化,让我们耳目一新。
首先他对毛主席对哈军工的《训词》的作用做出高度的评价,
毛主席为高校的开学《训词》数量极少,对哈军工的《训词》提出了军队建设向现代化、正规化的伟大转变。对军队的军事制度的转变是与武器现代化相适应的要求。决定现代化、正规化的实现,军队院校教育发展是关键的一环。
毛泽东主席在给军事工程学院的《训词》中,赋予学院的任务:“大批能够掌握和驾驭技术的人,并使我们的技术能够得到不断的善和进步。”
如果说,军事学院担负着推动和落实“五统四性”的任务,是正规化建的关键,哈军工则担负着推动和落实武器装备改善和进步的任务,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两者缺一不可。所以,军事工程学院不是一般的军事技术院校。陈赓说:“办军事工程学院是实现国防现代化的主要一步,”是实现现代化“打头阵,奠基础的。”从这个意义上,毛主席把解放军军事学院与军事工程学院相提并论,毛主席在给军事学院的《训词》中指出:军事学院“标志着中国人民建军史上伟大转变之一。”所以说,中国人民建军史上向正规化、现代化伟大转变的两个标志是:1951解放军军事学院的建立和1953年军事工程学院的建立。
文小平学长明确,训词是哈军工办学的基本指导方针。毛主席还亲自为哈军工题写了校刊《工学》,审查批准了学院的教学大纲,三次接见了陈赓院长。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重视,正是哈军工文化的特色之一。
正规教学制度是教学的“宪法”(制度文化)成立和开学前,首席顾问奥列霍夫主持制定了《军事工程学院教学过程组织基本条例》,由他亲自签署俄文版后,经院临时党委修订,陈赓院长批准,于1953年9月5日以命令公布实行。
陈赓院长称这个条例实际上是苏联各军兵种高等军事技术院校教学制度的概括,高度浓缩了苏联各军兵种军事工程学院的办学经验,移植于中国的综合性军事工程学院,成为指导学院组织教学的基本法规,它使教学管理法正规化、制度化、被称为学院教学的“宪法”。
《条例》共9章144条,明确了学院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办学方针,对学院教学工作的组织与领导、教学方式、学员的自学和教师的辅导制度,生产劳动、科学研究、学习成绩的考核和学籍的管理、教授会和教员制度、学员班和学员、教学保障工作、党对教学工作的领导等各个方面作了详尽的规定和要求。
为使科学研究工作制度化,1955年6月10日,颁布了《军事工程学院科学研究工作条例》。共 12 条。
《条例》规定了学院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任务:1、培养能为新的、先进科学而斗争的,具有高度技术水平的科学教育人员;2、大力鼓励教学人员完成为巩固国防、发展我国科学文化的科学研究工作;3、提高学院教学人员的科学技术水平;4、使学员熟悉科学研究工作的选题和先进的方法,吸收其中优秀的学员参加科学研究工作。
在陈赓院长领导下,高等教育的规章制度在哈军工建立起来,也是哈军工的文化特色之一。
文小平学长在“由青年学生成为革命军人”一章中,强调了学员把革命需要是第一志愿。这是哈军工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由于前面介绍篇幅较多,就从简说明了。
从严治校,从严治学也是哈军工文化特色之一。这点哈军工学员都是深有体会的。入学首先是严格的军事训练,少则一个月,多则一个学期,到野战部队下连当兵,野营拉练,实弹射击,军事演习,大多数学员因此都成为合格的军人。在校内,按军事化条例,起床、吃饭、上课、出操、睡觉等都吹军号,建立了军事化的生活秩序。
学校的三严作风:严谨、严密、严格也是蔚然成风。教学计划从严要求,体现在招生工作从严,有些高级领导干部的子女,入学分数不够,希望学校开一下招生门槛。都被拒绝。升学、升级、毕业都严格实行淘汰制,日常教学活动严格按计划执行。苏联顾问对授课的教员实行审查制,达不到要求的,不能给学员讲课。课堂纪律严格要求。教师上课迟到、压堂是会受到严厉批评的。哈军工的教学风气是很浓厚的。
哈军工全面培养学员的综合素质也是其文化特色之一。
哈军工以培养具有优良的军事、政治、技术、体格综合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即德才兼备的军事科学技术人才。
陈赓院长在谈到第一期教学计划时,进一步明确了培养目标:他们必须是政治上无限忠于党和人民,忠于祖国,具有高度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的军事工程师;他们必须是精通并善于使用本兵种技术兵器、能够独立完成工程任务,并具有高度组织性、纪律性、较高文化程度和一定军事素养的军事工程师;他们是忠诚老实、勇敢顽强、富于主动性、警惕性、不怕困难并善于克服困难的军事工程师,又是能够教育与培养其部属、体格坚强、能忍受军事勤务中一切艰难困苦的军事工程师。
怎样培养这种人才? 这涉及到学制和教育计划。培养目标、学制和教学计划三者密切相关,学制是制定教学计划的限定条件,从而确定设置的课程。陈赓院长说,军事工程技术院校,教育的重点当然是以专业技术教育为主,政治、军事教育时间不能占用很多。我们的军队是革命的队伍,我们培养干部应把政治放在首位。他还指出:提高政治觉悟,不能只靠政治理论教育,而要结合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根据这一思想,教育计划中,课程的设置既有技术课,又有政治、军事、体育课,并妥善处理各种课程的主次、轻重和先后衔接的关系。大体上,专业教育比重约占教育总时数 75%,政治、军事体育约占25%。
为了尽早出人才,在第一、二期学员为4年制教育,计划技术课的课时占总课时的82.5%(含外语),政治课的课时占总课时的10.6%,军事课占总课的4.7%,体育课占2.2%,
以政治为统帅,对学员进行政治、技术、军事、体格综合训练和综合发展的路径。正确处理了政治与技术、军事与技术、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与实践等关系,并采取具体措施认真落实。实践证明,哈军工学员的综合素质是比较高的。
哈军工很重视培养学员的独立工作能力。
独立工作能力是指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院的任务是培养在将来工作岗位上能独立解决问题的军事工程师,因此,学员在学院学习期间,必须通过独立作业使其获得一定量的知识,并学会工作方法,以养成其独立工作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说的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性。
具体采取的措施有:
1、培养学员独立作业的能力。指导学员注意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除了课堂教学外,要学员科学的听课,合理的把笔记、
复习、复习小结、作业、阅读参考书等结合起来。
2、计划好学员的学习工作量,严格控制学员每周的作业量,使学员负担不会过重。
3、督促学员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为使学员有效地均衡地学习,使其能合理、全部的分配其自学时间,必须制定学习计划,做到当天复习教师讲授的课程和完成指定的作业。
4、答疑。学员质疑时,必须先启发,让学员思考,再启发,再思考,引导其思路,使其自己可以回答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员应用不同的启发方式。
5、检查学员的独立作业。教师应经常地有计划地检查学员的独立作业,对作业质量要有严格的要求。
6、保证学员独立作业:保证学员有充足的自学时间;有充分的参考资料有整齐、清洁、肃静的自学场所。
这些探索进一步明确了:要通过讲课、课堂讨论、实习、实验、课外转导等各种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培养学员独立工作能力。
学校重视启发学员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从学员自学方面给以指导。既不是“保姆式”的抱着走,也不是“大撒手”的放任自流。组织学员学习的经验交流,相互启发促进,培养独立工作学习的能力。所以哈军工毕业生绝大多数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哈军工文化的另一个特色是,一切为了教学,一切为学员着想。这方面的特点过去已经讲述很多了,与其他大专院校只是程度与深度的差别。在认识上没有很大的原则分歧。我们就不再多加描述了。
第一期学员的排头兵效应是哈军工文化特色之一。
一期学员,全来自全军青年知识分子,按说文化水平是比较低的,而且大多是初中文化水平。1952年9月在预科补习一年,1953 年 9 月进入本科,经过4年学习,完成了教育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理,进行毕业设计。经过半年,完成毕业设计。
毕业答辩委员会,由军内外22个单位的 55 位专家学者组成。于1957 年 10月历时20余天,举行了毕业设计答辩。参加答辩的 654 名学员中,优等成绩 214 名,上等成绩 277 名。合计占总人数的74.9%,中等成绩 149 名,占总人数的 22.7%,不及格14 名。占总人数的2.2%。毕业答解委员会对学员的毕业设计一致给予较高的评价。这是他们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结果。在毕业后为国家做出了不朽的贡献。给后面的学员树立了榜样。
学院树立的学习标兵典范是谭国玉、李慧芬。一个是文化程度极低的学员代表,苏联专家都坚决要求将其退学的,硬是从全科不及格,最后以全优成绩毕业,成为解放军工程兵学院院长;一个是从清华大学建筑专业的文科生,插班到哈军工雷达专业学员,一年内成为年级全优生,全院学习毛主席著作标兵,以后成为国家部级领导干部。这也是哈军工文化的特色之一。
哈军工与苏联专家的关系也是其文化的特色之一。因为在现实的关系不太密切,本文就不再介绍了。
四、从哈军工文化得到启示
从该书我们得到的启示有那些?对我们办好世界一流大学有那些借鉴呢?
1、 哈军工之所以迅速获得军中清华的美誉,很重要的因素是哈军工的师资水平很高相关的。
陈赓院长对老教授的聘用是下了大功夫的。建院时从全国调集了60多位知名教授、几百名讲师、助教。如:华东军区司令部军事科学研究室:张述祖、沈正功、马明德、岳吉任新民、赵子立、沈正功、岳劼毅、周祖同、钟以文、易晓东、何乃民、禄康、鲍廷钰、金家骏、张宇建、朱正等。
来自各大学:曹鹤荪、周鸣、卢庆骏、曾石虞、孙本旺、梁守槃、谭自烈、陈百屏、吴守一、李宓、杨仲枢、曹国惠、李天庆、薛鸿达、刘景伊、朱起鹤、张凤岗、胡振谓、殷之书、高步昆、黄明慎、刘绍棠、张良起、何水清、顾懋祥、程尔康、朱传樾、张复生、张筱南、孔繁柯、戴遗山、刘长路、徐升祥等。
来自中国科学院:罗时钧、庄逢甘等。
来自民航局等系统:董绍庸、浦发、王授符、张寿宝等。
从各军兵种、军区、志愿军部队调来的技术干部、教师:汪浩、陈启智、岳宗五、罗芳本、方舵、况惠荪、邓飞帆、杨淑金、黄庆华、王德培、孙仲康、刘千刚、朱逸农、吴洪鳌、江瑜、林学圣、曹渝白、曹昌佑等约100人。
从中央部门分配来的大学毕业生吴国平、戴学耕、骆韫珠、张丽文、马德芳、寿瑞兰、赖俞城、沙寒英等约150人。
名师出高徒是中外历史的认知共识,没有好的老师,学校出大批知名学员的可能性是很低的。高校的名师队伍培育是个重要的课题。
2、 学员入学时的高质量对成才有重要意义。
学校的招生工作十分重要,学员的入学时的质量对学校的培养目标实现有重要意义。重点大学,招收的地区高考状元越多,对学校的知名度影响越大。以后的毕业生工作后的成就也越明显。哈军工招收的高中毕业生,学校招生文化水平与清华、北大的成绩相近,至少有两期学员的入学成绩高于清华、北大。这些学员的学习能力明显比较强,工作后的成果也比较优秀。例如我们13期学员入学就下连队当兵一个学期,然后参加了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一个学期,文化大革命三年半,几乎没有正式上过文化课。由于入学时成绩优于清华、北大的分数线,大都是学生骨干。由于经过了下连当兵的艰苦锻炼,养成不向困难低头的意志品质,在社教运动中养成独立领导一个生产队的管理能力,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依然成绩突出,在13期毕业生中不拉后腿。涌现出2位上将,多名将军、省部级领导干部,绝大部分学员成为高级工程师。
3、 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关键
在工作实践中,大学所学习到的知识,一般30%能在工作中应用就很不错了。其他的知识要在工作实践中再学习。所以在学校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学校的教学中,老师教会学员自学的能力十分重要。我在大学里是学习无线电导航专业,分配到国防企业是制造线性集成电路,这是以化工知识为基础的专业,全部要在实际工作中再学习。经过短时期的努力,为中国电子元器件可靠性工作奠定了基础,获得了国家1978年科技成果奖两项。
4、 教学要重视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哈军工的教学与军事装备现代化任务结合很紧密,许多国家军事装备的研制任务都交给了哈军工各系。例如,开展东风113飞机设计、松花江8号拖拉机、水翼艇等等科技重点项目。学校每个专业,除了有75个教研室,还配备了399个大小实验室。承接了数百个科技项目。对学员的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有很大促进。在当今,世界一流大学如果没有高水平的国家科研项目投入,缺乏必要的配套资金投入,学校的科技成果就不可能有社会影响力。学员的实践动手能力也不可能达到社会先进水平。那些国家投入科技资金多的高校,就比较容易靠近世界先进水平。
5、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科技实验人才队伍雄厚也是
创建世界一流高校的重要条件。
哈军工建设水平在国内高校中也是第一流的。土木建筑达60万平米以上,五栋教学大楼极其宏伟,屹立近70周年还不显落后。大礼堂、体育馆、大小图书馆、大操场、产品陈列室、1万平米的实验工厂(四海厂),制造了全国第一台风动设备。哈军工教学设施齐全。特别是四海厂的技工师傅工艺水平很高,机械加工水平、电器加工水平在国内领先。有力地保障了军事科技项目的快速实施,提高了实验产品的成功率。国家对哈军工的军事装备样品采取优先提供的政策,进口的军事装备样机,如进口二台,就给哈军工一台。例如进口苏联的1059导弹,就让哈军工优先入库一台。对哈军工的科学水平与教学水平提高有极大的支持。如果高校科技项目的外加工数量太多,对项目进度与产品成功率会有很大的制约。
文小平学长的著作为哈军工研究工作提示了深入的思路与示范,愿更多的校友与关注者把研究工作进一步推进下去,让习近平主席的指示得到落实。哈军工的光荣传统值得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