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真:010-82851088
电话:010-82851068
邮箱:hjg.bj@163.com
邮编:10019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31号院新奥特科技大厦8层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关注)
出征曲
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对原作做了重要修订后于抗美援朝73周年时重新发表)
作者:文小平
序
抗美援朝日,转瞬七十冬。仍记战歌唱,犹闻军号鸣。中华好儿女,跨国赴征程。决战东北亚,卫国保和平。
(一)
朝鲜分南北,划界三八线。国家求统一。双方打内战。美军强干涉,战局大逆转。北方遭重创,大部已沦陷。逼近鸭绿江,威胁我安全。唇齿两相依,唇亡齿亦寒。
(二)
朝方正危机,请求我出兵。中央慎商讨,急需作决定。利弊与得失,反复来权衡。最终达共识,决策毛泽东。出动志愿军,支援金日成。借问大将谁?唯我彭老总。
(三)
江水波涛起,战火催征急。此去躯虎豹,沙场见高低。美军靠钢铁,我军有士气。我虽装备劣,出师为正义。五次大战役,决胜三千里。戳破纸老虎,何惧賊和帝!
(四)
迫使美国佬,求和乞谈判。战争长期化,边打又边谈。打打谈谈打,谈谈打打谈。前线打胜仗,谈判方进展。协议终达成,签字板门店。浴血历三载,回归三八线。
(五)
男儿当奋身,硝烟忘死生。冰雪咽炒面,征衣透寒风。英雄黄继光,舍生上甘岭。异国土地上,长眠毛岸英。无名英雄多,战旗血染红。国威军威振,千秋史册铭。
(六)
全国五亿人,工农商学兵。空前大团结,筑起新长城。拥军支前线,扬我爱国情。崇美恐美症,由此一扫清。国防现代化,创建哈军工。华夏站起来,屹立世界中。
后记
一九五零年,十月廿五日。打响第一仗,旗开得胜时。国人定该天,纪念并永誌。抗美援朝史,后事师前事。
(注)第一仗,指第一次战役。
悼李克强总理
刘永贵
大国总理任十年,恪守初衷赛圣贤。
面对困难无所惧,身临群众敬而谦。
一生奉献功卓著,万古留芳名广宣,
百姓流干思汝泪,英魂直上九重天。
悼李克强总理
杨振維
噩耗传來惊天地,中华又失好总理。
呕心沥血为百姓,积劳早逝全民泣。
总理駕鹤上西天,举国上下泪涟涟。
人民呼喚好总理,民心所向魂亦安。
闻央视新闻报,前总理李克强同志仙逝
齐淑兰
央媒噩耗耳边来,十月惊雷动地哀。
但愿天堂无病痛,菊花带露为侬开。
刘世恩有感
一早开机闻恶讯,何因驾鹤去匆匆。
常思两脚泥沾满,我怨老天太不公!
七绝
四川地震足先登
一一痛悼李克强总理
刘国峰
地裂山崩举世惊,克强总理踏先登。
满身泥土情无限,一片丹心岱岳崇。
七绝
悼念人民的好总理李克强
刘国峰
惊闻噩耗泪涟涟,万里云高影渺然。
笑貌犹存人竟去,为民勤政口碑传。
《沉痛悼念李克强同志逝世》
刘世恩
(一)
一早开机闻恶讯,缘何驾鹤去匆匆?
常思两脚泥沾满,怅怨老天太不公!
(二)
日月山川映廉政,田头棚户刻音容。
西归过早虽留憾,活在民心便永生!
龚云鹏有感
(藏头诗)
克难解困,
强国兴军,
总揽全局,
理清时政,
一生勤劳,
路途艰辛,
走向征程,
好誉连声。
石振春有感
(藏头诗)
沉舟一过千秋泪
痛失栋梁万古悲
悼词本是人心写
念安英名生永垂
李白诗洒倾盆雨
克己奉公鞠躬瘁
强国之梦为了谁
总是春风化雨归
理想不灭铸光辉
这首诗写得太好了,每行字的开头连起来就是:
沉痛悼念李克强总理
克强总理一路走好
戴树森
(藏头诗)
克己奉公为人民,
强国勤政无私心,
总揽全局心操碎,
理清国事尽本份。
一心一意为国家,
路在脚下行致稳,
走向康庄幸福路,
好人好报得民心。
龚云鹏有感
克难解困,
强国兴军,
总揽全局,
理清时政,
一生勤劳,
路途艰辛,
走向征程,
好誉连声。
七 绝
立 冬
刘国峰
立冬乍冷起霜风,红叶西山景色浓。
庭院早梅花欲绽,呼邻对饮乐融融。
重阳节
刘永贵
黄花白酒庆重阳,新采茱萸挿满筐。
近舍风轻砧杵响,远山林密雁飞忙。
登高有赋愁消散,着地无吟意奋昂。
莫把清诗酬旧事,深知惆怅使心凉。
读永贵兄诗作有感
王春景
读罢深感诗味浓, 激情满怀令人惊。
秋色风光美如画, 思想广袤有深情。
霜 降
刘永贵
气随霜降凉,昨夜过重阳。
有酒须当醉,难知来日长。
无锡同学会
哈军工65级聚会赋诗
癸卯鼋头叶正黄,再四聚会述衷肠。
灵山拈花拥翠竹,天目陶祖沙家浜。
回首方感光陰速,合唱才露少年狂。
权权情别江南雨,已过襄阳下绵阳。
纪念抗美援朝
佟振环
雄纠纠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不怕流血犧牲
英雄永不忘
中华好儿女
保国卫家乡
打败美帝侵略者
中国雄强
如今美帝日落西山
中国蒸蒸日上
世界形势大好
一轮红日出东方
九九重阳
佟振环
九九重阳
今又重阳
京城遍地菊花香
天坛菊展还记得
香山红叶未曾忘
秋阳秋风秋送爽
社区领导爱百姓
请看歌剧欢一堂
探望老弱病残暖洋洋
人人喜逢好时代
家家欢乐把福享
感谢恩人共产党
《第十次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祭》
赵凤清
其一
七十年前故战场,
征人多少陨他乡。
江山万里关难越,
月夜英魂怅北望。
其二
东西相向岁时新,
精魄年年返国频。
最是可怜亲老辈,
如今多作九泉人。
其三
食眠吟诵自悠闲,
安忘仁川血色殷。
欲问当年征战事,
凝眸张老在诗班。
注:第十次归国的志愿军遗骸发掘地在仁川;末句“张老”指金秋诗社的张锁龙老先生,张老参加了志愿军铁道兵并入朝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