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真:010-82851088
电话:010-82851068
邮箱:hjg.bj@163.com
邮编:10019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31号院新奥特科技大厦8层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关注)
高小林
“陈赓要我搞导弹(核武器)”
一张老照片,一代“两弹一星”奋斗者的足迹
这张黑白照片是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批留苏学生的合影,照片已经面世,照片中的名单(及相关照片)是笔者首次公布。
中国空军在苏联筎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留学生毕业合影
一排左起:苗述已、程映雪、秦丕剑、仝 力、纪绍钧、刘从军
三排左起:卜 刃、王连生、夏云辉、沈世绵、孙敬良、张天禄
四排左起:单凤桐、张嘉锡、孙家栋、羌 鏐(丁坚)、 于洞庭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批留苏学生的领队是羌 鏐(丁坚)同志、党支部书记是仝 力同志。
空军第一批留苏学生羌 鏐、李 丁等出国前在北京空军培训时合影
羌 鏐(1944年参加新四军)、仝 力、李伯勇、李 丁同志等是战争年代参军,是从全空军经过层层选拔、考核后的优秀军人,被选调到空军航校学习、工作,又经过严格的考试,选拔出来的优秀翻译。于1951年被空军党委选派到苏联学习的中国空军的第一批留学生。
彭士禄在苏联留学
1957年10月15日,中苏正式签署了《关于生产新式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以及在中国建立综合性原子能工业的协定》(简称《国防新技术协定》)。 《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时,中苏双方各有关部门还相应签订具体合同。有关火箭导弹、原子弹的试验靶场和原子弹储存库等建设的合同,由副总参参谋长陈赓大将同苏军副总参谋长安东诺夫大将签订。
左起:李强、陈赓、聂荣臻、刘晓、宋任穷在莫斯科合影。
中苏正式签订了《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后,陈赓非常高兴,随即拉上二机部副部长刘杰一起去看望在苏联的中国留学生。
陈赓对留学生们讲:“我们这次谈判很成功,苏联政府答应在原子能工业、导弹、火箭武器、航空新技术以及导弹和核试验基地建设等方面,对中国进行援助。苏联政府答应我们在导弹、原子能专业各接收50名中国留学生。你们在航空学院学飞机设计的有的要改学导弹设计。你们要有思想准备,好好学习,把在苏联学到的东西,变成自己的财富,将来报效祖国,把中国的火箭、导弹事业搞上去。苏方还提供我们两发仿制用的P-2导弹(即苏联仿制改型的德国V-2导弹),先给我们样品仿制。以后,还要靠你们去研制中国的火箭、导弹,把我们中国的国防科技搞上去。”顿时,台下的留学生们都兴奋地欢呼起来,向他们热爱崇敬的陈赓大将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陈赓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协定是写在纸上的,要使协定真正落实,还得做出更多的努力。在今后的几年里,还要抓紧做好接受技术援助的准备工作,催促苏联政府履行协定,使中国的原子能工业、导弹、火箭和作战飞机加快研制步伐。”陈赓勉励留学生们“把在苏联学到的东西,变成自己的财产,将来报效祖国,把中国的火箭、导弹事业搞上去”。留学生们(报以)热烈地鼓掌,陈赓的讲话在春雷般的掌声中结束。
1956年正在苏联访问的陈赓大将把彭士禄密召到中国驻苏大使馆,“中央已决定选一批留学生改行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你愿意改行吗?” 陈赓关切地问。“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彭士禄语气坚定地回答,从此,彭士禄便与核动力这个神秘的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羌 鏐日记中写道:“1957年深秋,军事工程学院陈赓院长,在中国驻苏大使馆召见我和党支部书记仝力同志,说军事工程学院筹建导弹工程系,培养尖端武器的专业技术人才。要从即将毕业的同学中抽调三名到军工任教。问我所学专业,我说是“航空武器专业”,现正在做毕业设计“导弹控制系统---自动驾驶仪”。陈赓就高兴地对我说:“你就是第一个,毕业以后到军工来吧!”,我坚定的回答:“听从首长的安排,保证完成任务。” 陈赓院长和我握手再见。
陈赓院长召见
陈赓大将来苏联,
使馆召见到面前。
组建军工导弹系,
回国技术开新篇。”
+
1957年11月17日,毛主席、邓小平在莫斯科大学接见中国全体留苏学生,空军第一批留苏学生照片上的同志们:羌 鏐、孙家栋、李伯勇、王连生、李丁等(军队留苏学生)都坐在前排(内部任务肩负保卫毛主席),有幸亲耳倾听了毛主席的殷切教导和希冀:“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当时毛主席还教导同学们说:“青年人应具备两点,一是朝气蓬勃,二是谦虚谨慎。”在讲话中,毛主席纵论天下,旁征博引,提出了“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的名言。
近一个半小时的接见和讲话,使大家沉浸在无比的激动和幸福之中,“为党奋斗50年”、“为祖国工作50年”的口号声响彻礼堂。
(邓小平在1957年访苏期间十分关心留学生情况,详细听取汇报,指出“这些学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财富,要很好地爱护、严格要求他们,不但要努力学习专业技术,还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政治思想坚定,为增进中苏人民的友谊做出贡献。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劳逸结合,智力体力双丰收,才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
陈赓大将站在现代战争的高度,高瞻远瞩瞄准了军事科学的尖端技术。一上手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导弹工程专业(专科主任唐铎少将、政委高天炎)
由于陈赓大将的不懈努力,1957年末一支苏军导弹营携带苏制P-2导弹到达位于京郊云岗的马列学院,首次培训了中国军人导弹的操纵手,组建了炮兵教导大队(苏制P-2导弹留在此)。
1958年一枚苏制P-2导弹(真弹实弹)由满洲里入境,运进了哈尔滨南岗区军事工程学院红楼导弹实验室,随后又一枚苏制P-2导弹(教学解剖弹)也运进了红楼导弹实验室。经解放军总参谋部批准在军事工程学院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导弹教练队(导弹营的建制:技术员156人、干部6人、下设8个分队)。
苏制P-2导弹的到来,大大加快了仿制导弹、研制中国导弹前行的步伐。
毛主席高瞻远瞩、伟大决策,陈赓大将远见卓识、英明举措,一代中国留苏学生(勤奋专研)跟上世界国防尖端技术的脚步,沐浴着毛泽东思想的光辉茁壮成长!
1957年12月羌 鏐同志有诗云:
“留学首派到苏联,武器专科愈六年。
机上设备光顾到,惟独导弹深专研。”
在陈赓大将的亲切关怀下,中国留苏学生勤奋读书、刻苦专研於1957年(航空发动机专业等)、1958年(火箭专业和原子能核动力专业等)以优异成绩毕业学成回国。
代总参谋长陈赓大将1958年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第一副主任、1959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副部长,领导国家“两弹一星”的建设和发展,在殚精竭虑筹建导弹教育、研究机构的同时,陈赓也在为国家“两弹”试验问题操心,为了落实毛泽东主席“我们也要有那个东西”的战略部署,他作为聂帅的第一副手,出谋划策,不遗余力。十年来,陈赓大将为中国导弹原子弹的腾飞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陈赓大将
陈赓大将抽调了羌 鏐、王连生、李 丁三名同志到军事工程学院导弹专业任教,孙家栋、李伯勇、孙敬良、刘从军等同志被分到国防部五院、六院等单位工作,还有的同志回到空军担任军职,彭士禄同志进入原子能研究所工作。
羌 鏐空军少校到军事工程学院导弹专业(空军工程系第七科)报到工作后,
任导弹工程系带翼式导弹控制系统与装置教研室主任、教授。羌 鏐同志编著的《导弹技术词典》由宇航出版社出版,羌 鏐编写了有关导弹技术的教材《导弹概论》,并为导弹工程技术专业的学员上好第一节课;羌 鏐带出了第一批飞行器专业的研究生,羌 鏐教授后任哈工程的教育长。羌 鏐教授参加了东风一号导弹的研究设计工作,并在研制空空导弹做出卓越贡献。
王连生被分到导弹工程系701教研室任教;后任空军工程系系空空导弹教研室主任、教授。
李 丁空军少校被分到导弹工程系706教研室任教;后任504教研室付主任。1964年调到试验基地工作,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做出贡献,后任付司令员。
李伯勇组织领导了多种液体火箭发动机的设计工作,突破了许多技术难关,使中国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1985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1985年任航天工业部第一研究院院长,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1986年任劳动人事部副部长。1993年任国家劳动部部长。
航天工业部第二研究院院长的刘从军临危受命担任了红旗-3号地空导弹总设计师。
孙敬良同志成为液体火箭发动机与运载火箭设计专家,火箭发动机研究所技术副所长、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技术顾问。他先后参与和主持了风暴一号火箭,长征三号火箭一、二级,长征二号丁火箭,长征四号火箭等的研制,并确保了“一箭三星”发射成功。
1967年,孙家栋院士担任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技术负责人。 1996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10年1月11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孙家栋院士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从事航天工作60年来,主持研制了45颗卫星。担任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第一代、第二代工程总设计师,作为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总设计师,树立了我国航天史上新的里程碑。
孙家栋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在陈赓院长的亲自领导指挥下,军事工程学院(导弹系)师生担负起发展中国导弹、“两弹一星”的重任:军事工程学院(导弹系核武器专业第一期学员班长)韩云梯成功起爆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陈赓创建军事工程学院时的教授梁守槃院士(留美学者梁守槃向陈赓推荐的钱学森)是中国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的总设计师,导弹系师生:羌 鏐教授、李乃奎将军、吴兰柱、王兆惠等参加设计、成功发射了中国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
军事工程学院(导弹系)教员程国采完成了“东方红一号”卫星轨道设计计算,军事工程学院学员杨桓担任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任务总指挥。杨桓总指挥(导弹系学员顿河等参射)成功发射了东方红一号卫星,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启太空时代!
1967年12月,毛主席批准建设中国第一个核潜艇基地。1968年7月18日 毛主席签发中央文件,决定派出解放军部队支援核潜艇陆上模式反应堆的建设工作(即“7.18”批示)。
这时,彭士禄、赵仁恺、周聖洋(军事工程学院学员、海军核潜艇设计室(09室)首任主任、核动力研究院院长)和符德璠、戴芝栋(军事工程学院学员)等等科学家、专家和技术人员正在日夜奋战在西南大山深处的“909”基地,吃住都在工地上。荒山沟里阴暗潮湿、毒蛇蚊虫肆虐,生活非常艰苦,有时连窝窝头都吃不上时,就挖野菜和白菜根吃。没有电脑,仅有一台手摇计算机,大家就拉计算尺、打算盘,那么多的数据都是靠这些工具没日没夜地算出来的,克服千难万险,,1970年4月28日核潜艇陆上模式反应堆土建、安装工程全部完成,5月1日开始试车。
1970年7月15日、16日周恩来总理在核潜艇陆上模式堆提升功率前夕听取工作汇报时指示,“要安全可靠,万无一失,要以搞好为准。” “要充分准备,一丝不苟,万无一失,一次成功。”这之前周总理为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已经做了四次批示,以确保核工程按时完成。
7月17日凌晨2点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开始提升反应堆功率;7月18日和20日,周恩来两次打电话,要求参试人员“不要急,要仔细做工作。加强现场检查。越是试验阶段,越要全力以赴,一丝不苟,才能符合要求”。
7月30日核潜艇陆上模式堆试验临近满功率运行(临界状态正常运行),指标基本符合设计要求,于是关闭了反应堆进行全面检查,8月28日再次升温升压,再次向满功率冲刺。
1970年8月30日 18时30分反应堆达到满功率
8月30日18时30分反应堆实现满功率运行,(主机达到设计功率时,仅用了99%的反应堆设计功率。)这是划时代的伟大胜利,在场的科技人员热烈欢呼:我国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建造成功了!随后,科学家专家和技术人员转战葫芦岛6848厂,继续努力奋斗在第一艘核潜艇核动力装置的各项性能试验中。
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在6848厂胜利下水。
彭士禄1970年在6848厂(核潜艇厂)中国第一艘核潜艇(09Ⅰ型)下水现场。
中国第一条核潜艇下水首航。彭士禄带领他的团队用六年时间和心血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
在他隐姓埋名的那段时间,他带领团队在四川的崇山峻岭间,克服重重困难,铸就了共和国的“水下钢铁长城”。彭士禄继承先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以身许国、科技报国。哪里有危险,哪里有困难,他总是冲在最前面。但在名利面前,他却总是藏着、躲着。有人送他“核潜艇之父”的称号,有人说他是“中国核电站创建人”,他却谦虚地回答:“我只是核动力领域的一头垦荒牛。”
彭士禄中国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首批及资深院士,是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著名的核动力专家,中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为中国核动力的研究设计做出了开创性工作。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中国核动力之父”。
彭士禄曾说,自己一辈子干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二是建核电站。这两件事,无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核潜艇是大国重器,于无声处壮国威;核电则是战略性高科技产业,事关国计民生。彭士禄用自己坚挺的脊梁,赋予国家自立、民族自强无穷的力量。
2021年追授著名核动力专家、中国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彭士禄院士“时代楷模”称号。
前辈们为国防尖端科技努力拼搏,兢兢业业、废寝忘食、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用生命和热血开创了中国“两弹一星”事业的辉煌!
向奋战在“两弹一星”战线的前辈们致敬!
诚如邓小平指出的那样:“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了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向过去年间辞世的先辈、伟人致哀,缅怀他们的岁月,回味他们的人生,汲取前行的力量。总有一种精神风骨长青。伟人虽去,风范长存!基业长青!
两弹一星,英雄辈出,精神长青!
注:高小林:“两弹一星”精神研究院指导委员会委员
哈军工精神研究委员会委员
哈军工—国防科大校友会特聘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