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10-82851088
邮箱:bj@hjg.org.cn
邮编:10019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31号院新奥特科技大厦8层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关注)
回首传承七十载,共话弘扬新篇章
——哈军工老学长莅临北京校友会座谈会侧记
序章:京华流金,盛会启幕
七月的北京,骄阳似火。“八一” 建军节前夕的 7 月 29 日,炽热的阳光为这座古老都城披上金色战甲,空气中弥漫着庄重而热烈的气息。此刻,哈军工北京校友会的会议室里,一场承载厚重历史与殷切期望的座谈会,正悄然拉开帷幕。
14 时 40 分,校友会门前已是一片忙碌。会长李树与副会长胡利民、秘书长杨绯一行静候老学长的到来。秘书长细致核对流程,把控全程节奏。当戴冠中校长和尚法尊先生的车缓缓驶近,大家快步上前,笑容温暖如春:“欢迎回家!” 这声问候瞬间触动老校友的心弦,他们眼中泛起湿润的光泽。
15 时 40 分,钱七虎院士的身影出现在大厦门口。会长和秘书长一行迎上前,满怀敬意地说:“钱院士,一路辛苦了!” 钱院士微微颔首,深邃的目光温和而悠远,仿佛穿越时光,回到了哈军工的峥嵘岁月。
第一章:荣光归来 —— 岁月雕琢的丰碑
16 时 05 分,座谈会正式开始。杨绯手持话筒,声音清亮且富有感染力:“尊敬的各位老学长、校友们,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哈军工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她庄重又风趣地介绍着在场的老学长:从钱七虎院士熠熠生辉的八一勋章,到戴冠中校长毕生奉献的航空报国之路,再到尚法尊先生筚路蓝缕的创会功绩…… 每一段介绍都引发现场热烈的掌声。她的话语饱含崇敬,流淌着对哈军工精神的无限热忱,会场气氛在她的引导下愈发活跃。
三位 90 岁上下的老校友,是哈军工精神的承载者,是行走的校史丰碑。
钱七虎院士身姿依旧挺拔如松,军人的坚毅与学者的睿智在他深邃的目光中交织。作为 “八一勋章” 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曾任解放军工程兵工程学院校长,同时也是哈军工三期工程兵工程系学员、哈军工北京校友会专家委首席顾问。他的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长河之上,沉稳而有力,无声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
戴冠中教授有着儒雅的笑容,如春风拂面,其中饱含着对往昔的无尽眷恋。这位西北工业大学原校长、哈军工四期空军工程系学员,周身散发着浓厚的学术气息,宛如从知识殿堂中走出的智者,将哈军工的学脉悄然延伸。
钱七虎院士与戴冠中校长不仅是哈军工同学,还是上海中学的中学同学。这双重同学关系是何等的缘分与深厚友谊,相识七十多年后又在北京相见,实属幸事。
尚法尊先生虽历尽沧桑,却精神矍铄。作为哈军工四期海军工程系学员、哈军工北京校友会创会副会长,他的目光中满是对这个亲手参与缔造的 “家” 的深切关切与殷殷期待,如同一位守护家园的长者,心中装着沉甸甸的牵挂。
三位长者的到来,如同巨石投入平静湖面,在与会校友心中激荡起层层涟漪,会场瞬间沸腾。
第二章:群贤毕至 —— 薪火相传的热忱
老学长的荣光,点燃了在场每一位校友的热情。校友会核心成员与各方代表,怀着崇敬与激动,齐聚一堂。会长李树带着对前辈的崇敬与对未来的坚定,快步上前,紧紧握住老学长们的手,那有力的相握,传递的是使命的接力棒。副会长胡利民大校热情洋溢地招呼着每一位校友。秘书长杨绯主持如行云流水,既精准把控节奏,又适时引导交流,让会场氛围融洽而高效。
参会的还有副秘书长王焱宇、董卫华、刘惠萍,专家委秘书长黄今慧教授,一线咨询专家沈飚,新奥特科技集团副总裁郑小强,哈军工后裔尚俣光,以及来自西北工业大学的戴航教授、校友汪蕾、范彬等哈军工及“军工七校”校友。大家纷纷簇拥在一起,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欢声笑语交织,热情似盛夏骄阳。
第三章:继往开来 —— 舵手的蓝图与远航
在热烈的氛围中,李树会长首先表达热烈的欢迎:今天,我们迎来了三位德高望重的老学长。他们是哈军工精神的杰出代表,是我们前行道路上的璀璨明灯!话语铿锵,叩击着每个人的心弦。
接下来,他回顾了校友会筚路蓝缕的历程:在刘居英院长关怀下,以尚法尊、徐志坚、李慧芬、姜云、刘志刚等为代表的校友会老领导们的不懈努力,哈军工北京校友会于 1994 年 6 月注册成立,31 年风雨兼程,步履坚定。2023 年,西工大在京校友的加入,为这棵大树注入了新活力。累计注册会员超五千名,荣膺北京市AAAA级社团等荣誉,凝聚着无数校友的心血。
他还介绍了第八届校友会的组织架构:设立临时党支部、监事会和理事会,理事会下设九个部门,职责明确,协作高效,如精密机器运转。同时,他也坦承当前面临经费、场地等挑战,但坚定地表示:“困难是黎明前的黑暗。团结一心,定能破晓见光!” 他的讲话鼓舞着全场。
展望未来,李树豪情满怀:新一届校友会将高举哈军工精神旗帜,凝聚力量,服务校友、母校、社会,打造国内一流标杆校友会 —— 成为老校友放心、广大校友满意、各母校赞誉、具有社会影响力的荣誉、价值、信任、情谊共同体!掷地有声的宣言,引发现场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第四章:岁月如歌 —— 钱七虎院士的坚守
钱七虎院士目光深邃悠远,缓缓将众人带回激情燃烧的岁月。他忆及参与南京理工大学校庆的点滴,刘居英院长、张衍校长等故人的身影在追述中鲜活起来,脸上满是温暖的笑容。他讲述了当年在哈军工校园 55 号楼、51 号楼的活动,这些都承载着梦想与拼搏。
退休后,钱七虎院士谨记刘居英院长嘱托,时间主要用于出差、开会、做报告、学习和锻炼身体。钱院士讲到在工程兵工程学院当了十三年校长,在某全国性学会当了十三年会长,还有一个核心期刊主编,现在是名誉主编,归功于母校的培养。“看到校友会今日之气象,风气正派,每一位付出者都值得尊敬,我无比欣慰。” 他对历任会长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对现任领导表达坚定支持。此次回 “家”,他内心无比高兴。
88 岁的钱院士依旧精神矍铄,其秘密在于每天早上坚持锻炼 40 分钟、下午八段锦,并且注重身体和学习双重发展。
第五章:科技长河 —— 戴冠中校长的征途
戴冠中校长声音洪亮,将大家引入西工大发展历史的壮阔画卷。他讲述了与沙伯南、杨金雄等教授合作研制歼击-X 的艰辛历程,该成果在苏-XX引进前发挥了关键作用,“如同暗夜明灯”。
他还追忆了文革时期康继昌教授率队攻坚晶体管计算机 114G 的壮举,在极端困难下成功装备于轰-X、运-X等机型,替代笨重苏制设备,“如同播下种子,生根发芽”,助力西工大相关学科发展。
戴冠中校长介绍了西工大在航空武器控制等领域的开创性研究及多位老师的贡献,后来该领域还拿到了两个博士点。他语重心长地强调:教育是基石,研究是动力。二者紧密结合,方能推动国家工业根基稳固向前。话语如重锤,唤起众人强烈的责任感。
来到哈军工北京校友会,我有种回到自己母校的亲切感,心情非常激动。哈军工的优良基因深植西工大,使西工大和北航、南航一起成为三大航空院校,有一条无形的纽带,将我们紧紧相连。他道出了跨越时空的血脉深情。
由于哈军工的飞机控制、惯性导航、电机专业、108 教研室,风洞研究等带到了西工大,对西工大产生了三大影响:第一,使西工大从纯民用转向军用,为国防服务;第二,改变了原来注重基础研究与实践脱节的情况,带去了空军课题项目;第三,由原来注重元器件和零部件研发,改变为系统化研究。
第六章:殷殷嘱托 —— 尚法尊副会长的厚望
创会元老尚法尊副会长的脸上写满了欣慰与期待,沧桑的面容下透着坚毅。尚老师清晰记得,与钱院士相识于 1993 年 10 月 18 日,那天他陪同刘居英、李懋之、张文峰老领导参加工程兵工程学院四十周年校庆时,钱七虎作为院长主持了这次大会。尚法尊副会长和戴冠中校长还回忆起1999年4月16日在西安共同主持第二次校友联谊会的往事,二十多年后在北京重逢,十分开心。刘居英院长平易近人,指示尚老师要把校友联系起来、组织起来,于是便有了哈军工校友会。尚老师会上讲到,做校友工作二十六年。这二十六年的奉献,是哈军工精神最生动的诠释。
他深情回望过往:校友会从步履蹒跚到枝繁叶茂,离不开每一位老校友的支撑,离不开徐志坚、李慧芬等历任会长的心血浇灌。他着重强调:“哈军工精神是宝贵财富,是先辈热血与梦想的结晶。年轻一代要接过接力棒,让这精神薪火相传,让校友会在服务校友、服务社会上释放更大能量!” 声声嘱托,如同警钟,敲响在年轻校友心头。在他心中,校友会是温暖的大家庭,期盼其日益壮大,同心同德,共护精神火种。
第七章:擎旗奋进 —— 号角声声
胡利民副会长说道:“值此‘八一’建军节之际,以三位老学长莅临为契机,共话传承弘扬哈军工精神,意义重大!” 他阐述了校友会在传承中的核心作用:持续组织研究活动,如闪耀星辰,照亮传承之路。面对发展挑战,老会长们果断决策完成组织调整,夯实了基础。新一届校友会团队精干,活动丰富,“军工七校”声誉日隆。 他对新团队充满信心,相信在李树会长带领下,定能传承好、弘扬好哈军工精神,服务好老学长、七校校友、七所母校。话语中的信心与期许,激励众人奋力前行。
尾声:星火相传,情暖京华
17 时 35 分,座谈会临近尾声,情感暖流与精神激荡愈加强烈。杨绯宣布:“让我们用一张合影定格今天的珍贵时刻。” 校友们簇拥着三位老学长走向新奥特集团大厅。
镜头前,钱院士挺拔如松,戴校长儒雅含笑,尚老目光慈祥,年轻校友们则意气风发,眼中充满憧憬,哈军工精神的火炬仿佛正在无声传递。合影结束,大家立于门口,目送老学长们缓缓离场,眼中满是不舍。
戴校长和尚老师分别留下了墨宝,也留下了希望和祝福。
这场座谈会虽已落幕,却在每一位参会者心中烙下深深印记。哈军工精神,如同不灭的星火,在这群人的坚守与传承中,愈发熠熠生辉,照亮着强国强军梦想的新征程。
简讯|传承和弘扬哈军工精神 哈军工老学长钱七虎戴冠中尚法尊莅临校友会检阅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