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与希望
我是哈军工五期学员。六年学习期间,深感上从中央领导、元帅、将军,下至普通的连长、战士对增强我国国防技术力量的殷切期望。周总理参观军工时,讲解员介绍某个装备是国外造的,总理未说一句话,很快就往下走,听到那个项目是我国正在攻坚的新装备,总理会仔细倾听、询问,关心什么时候可以装备部队。几年里,朱老总、彭老总、陈毅、贺龙等八位元帅,少奇、小平、薄一波等国家领导人,粟裕、黄克诚等七位大将都曾到军工看望。彭元帅给我们做形势报告,激励我们努力学习,怕学员营养跟不上繁重的学习生活,还下食堂检查,为学员增加伙食费等。炮兵工程系副主任没上过大学,是战争中成长起来的老兵工,战前训练时被炸掉了右臂,他给我们讲了许多由于兵器性能不足,造成战士伤亡的例子,提出炮弹能不能转弯,手榴弹能不能着地就炸等问题启发学员思考,他最终成为我国第三代主战坦克的总设计师、工程院士。是首长们的激励与期望,对军工学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预科的老连长,指导员,他们大都是从解放战争、朝鲜战争中挑选出的战斗英雄,他们倍感培养研制现代化武器装备科技干部的重要性和紧迫感。每遇学员考试,他们便会在考场门口等候,听说你考得好,会和你一样高兴;听说考得不理想,会安慰你,不断努力,下次获得好成绩。如果遇到下面还有一门考试,指导员还会送上一份点心。有次看到学员几个星期天都在自修室里复习功课、苦读,连长、指导员便带领全连学员去松花江畔散心。难忘的还有我们到北京高炮部队实习,被分配到连队前,听到部队首长给下属的一番讲话中:“……他们是我们部队发明新武器装备的希望,是部队的宝贝,你们要爱护他们,不能出一点意外,他们夜里站岗,你们也要配上一岗。”那种爱护和期望让我们这些军工学子们终生难忘。
我们一些由上海名校推选来的学员,开始还有些羡慕进了清华的同校同学。通过在军工不到一年的学习和的生活,亲身感受到各方的关怀和期望,才感受到被誉为“军中清华”的哈军工的魅力,感受到了被推选进入哈军工,是多么崇高的荣耀和责任。陈赓院长的传奇经历、不畏艰难的精神,使我们这些学员无比敬佩。那位独臂老兵工人祝瑜生,放弃了当大官,抱着补上大学一课的强烈愿望,要求调到军工苦读书。陈赓院长就安排这样要为武器装备发展做贡献的强烈愿望与执着精神的老兵工当系领导,他是既当首长,又作学员,那种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不断创新的精神,成为我们心中攻坚科学堡垒的榜样。那些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的英雄老干部们,为了实现毛主席《训词》的培养目标,以“一切为了学员,一切以教学中心”“甘愿为老教授洗菜、端盘”的无私奉献精神,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里。我逐渐为能是军工学员而倍感骄傲和自豪,真切感受到了祖国和人民寄托在我们哈军工学子身上的希望。
培育与磨练
1999年底,全国总工会为庆祝我国试验飞船飞行圆满成功,向做出突出贡献的五名同志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我是获奖人之一。记者好奇地问我:“你两次转行,55岁担任飞船电源系统主任设计师,每次转行都有惊人的成果,是如何做到的呢?”我的回答是“责任、信心和毅力。”
责任来自于中华民族对伟大复兴的渴望。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幸运地被推选入哈军工,赶上强军兴华、为国奉献的机遇,是多少代中国知识分子力尽百年奋斗才盼来的机会与希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赋予军工学子强军兴华、精忠报国的一份神圣的责任,这份责任是哈军工特有的。我在军工接受的一切教育,学到的所有知识,均来自于国家,也必须服务于国家。小到电源系统的一个电路设计,大到载人航天电源系统的安全有效,乃至载人航天的成功或是中华民族的振兴,我们都有责任、有义务尽我所能,奉献我的毕生所学。
信心来自在军工受到的教育,使我有信心和能力去熟悉、掌握这门专业技术。军工的老教授们大部分是留学苏美与西方八国的博士硕士精英,源自各大名校,被陈赓大将纳在了军中帐下。哈军工的数理化和外语基础课教员们,个个都是在全国精心挑选、德才兼备,富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优秀教师,课本的选择有广度、有深度,课程学时安排也很充分;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很广,每门学时不多但很有用,这样既有扎实的数理化基础,又有宽广的专业知识面,使我们在工作时能很快吸收新技术,从多方面系统地去理解该门技术。
在军工每年都安排一次实习或实践。军工有一个工厂(四海厂)专供学员学习车工、钳工仍至翻砂工。时间不长的课程设计,还要二次下部队,结合实际到专业的生产厂实习。军工很重视学习方法的培养,难忘的是前期快毕业的学长会向我们传授方法,笔记本里一半记下教员讲课内容,另一半写自己复习心得。每一堂课不仅要知道老师讲了什么,还必须清楚这堂课要解决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结论是什么,结论成立的条件是什么,自己有何心得。至今我还用学来的“牛吃草”学习方法,“啃嚼”一下子难以消化的技术资料。
毅力来自军工对学员军事素质的培养,吃苦耐劳、敢于拼搏精神的培养。在单兵作战训练时,面对前面一堆泥浆和马粪,一声令下便匍匐前进;头戴防毒面具,身着笨重不透气的防辐射服,手持步枪在阵地中冲锋。1957年松花江抗洪,大家暑假不放假、不回家,战斗在一段十分险要的堤坝上,日夜坚守。哪里出现险情,背着沙包跑步抢救,喝口白酒便跳到江中摸清漏洞堵漏排除险情。至今我仍能想起一听到休息哨声,个个倒在堤坝上呼噜睡着的情景。零下二十几度,早晨出操站岗……正是这样的培育和磨练,哈军工造就了一大批默默无闻地奋战在国防科技战线上能吃苦、挑重担、敢应战、勇拼搏、乐奉献的无名英雄。
挑战与责任
我参加载人航天工程后,发现这个重大项目处处都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拼搏的军工人身影:有军工10期扎根东风航天城,担任神舟飞船发射靶场规划建设的李凤洲中将;有9期毕业“文革”下放修锅炉、造马车,受过历练的载人航天工程办主任、载人航天的“大管家”谢铭苞少将;有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张建启中将;还有一大批哈军工接班的后人——国防科大毕业的周建平总设计师、发射场总指挥张育林将军、崔吉俊将军等。他们在不同岗位上尽职尽责,凝聚载人航天团队有序稳妥地推进工程的进展,为强军兴国早日实现我国载人飞船飞天梦想,做出了许多具有决定性的抉择,做出了巨大贡献。2004年我到北京指挥中心参加飞船在轨管理控制时,碰到上海老乡、同是军工校友的测控元老周惠娟同学,在指挥大厅屏幕上看到航天员从太空返回祖国大地时,我们两个六十多岁的航天人,向小孩子一般,一下子高兴地跳了起来,高举号外特刊,表达军工学子对我国实现“飞天梦”的激情和祝贺。
飞船电源系统好似人类的血液供氧系统,没有电源系统飞船各系统就无法正常工作,航天员的生命就难以保障。飞船电源系统是我国航天器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最高,最为复杂的空间电源系统。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我,由我出任电源系统主任设计师。当时,上海负责飞船系统任务的总指挥曹杨保同志是军工五期毕业生,他在军工毕业生集中的运载火箭总体所组建了一支没有直接从事空间电源研发经验的队伍,其中,毕业于军工的老同志就有四名。有军工血脉的晚辈不计其数,我们传承哈军工精神,挂出“人生能有几回搏”横幅,表达我们无畏艰辛战胜困难的决心。行政和技术两条线紧密配合,建起了国内首个空间电源系统级试验室,系统仿真室,净化驱动机构总装间和测量室,建设了电装间、电性能测试间,创造性地建立了太阳电池阵低温展开实验室。这些研发条件是在老所场地面积狭小,人员少的极度困难条件下建立起来的,使我国空间电源系统研发水平很快上了一个台阶。另一位上海籍军工11期学子瞿玉棣同志,组织科技攻关,成功研制了我国的飞船驱动机构,实现了神舟飞船太阳电池阵的次次可靠展开。我们研制的多电源类型并网系统,为飞船插上了太阳能翅膀,确保了载人飞船高可靠供电,我们上海航天的军工毕业生没有辜负哈军工的培育和希望。
哈军工的目标是培育国防科技尖端人才。载人航天工程始终把育人放在重要位置,初期参加载人航天工程团队的技术人员,特别是军工血脉的后人,现在都已经成长起来,挑起了载人航天的重任,形成了特有的哈军工—国防科大“航天人才森林”梯队。哈军工—国防科大毕业生在载人航天工程中担任八大系统正副总指挥和正副总设计师的多达20位以上,比例高达70%。这里即有哈军工“两老办院”的期望,又有哈军工学子对哈军工精神的传播、培育和发扬光大。军工精神、军工的培养与军工的责任,军工人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