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的世纪之交,我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转业到了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从事卫星工程研究。面对我国航天事业大发展的好时机,作为一名正团职、并多次立功受奖的军转干部,我没有躺在原来的功劳簿上,而是不图名利,以一名普通科技人员的身份从零做起,从头学起,克服了许多困难,完成了从一名现代军人向现代科技工作者及工程组织者的转变。先后担任了“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总体主任设计师、“实践七号”卫星副总设计师、“遥感八号”卫星副总设计师。并荣获了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回顾这段新的征程和取得的成果,是19年军旅生涯的磨练赋予了我积极进取的思想品格和攻坚克难的顽强意志,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素养,引导我勇于面对新的局面,接受新的挑战。
从零做起,顺应国家与人民的需要完成人生的“变轨”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跨越性的进展,各种类型卫星接连升空,宇航员太空漫步,飞船成功回返。我有幸成长在这个发展的年代,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又投身于总装航天部队,多年来担负着我国在轨卫星管理的重任。在灿烂星光之间,他曾与他的战友们日夜保障着我国数十颗卫星的正常运行。参加了难以计数的卫星测控管理和许多次的卫星故障抢救,摸索建立了一系列适合我国卫星管理的方法及规范,参加研制的卫星管理辅助决策系统获得了总装备部科技成果二等奖。我为自己是个“牧星人”而非常自豪。熟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转业进一步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当我来到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陡然间由“牧星人”变成了“造星人”,犹如一个开车的“司机”一下子变成了造车的“工匠”,和许多转业军人一样,知识和经验缺口的双重压力迎面而来。如何有效地实现转变,完成真正的转业,年过四十的我一度感到过迷惘和困惑,说实在心里没底。但对卫星事业难舍的情感,使我意识到实践出真知,科学是途径,唯一的出路就在于学习与提高。于是,我立即以一个科技工作者的姿态投身到“风云一号”和“风云三号”卫星的研制工作之中,并成为一个年轻设计师的助手。有些人不理解,说一个“团长”怎么到头来回到了一个“小兵”。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更何况在卫星研制这个领域,我就是一个“新兵”、一个“小兵”。当然也是一个经过部队十九年培养的“造星小新兵”。为了及时补上卫星工程业务方面的不足,我发扬了我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白天虚心向同事们请教,晚上在资料堆前挑灯夜战,休息天常常泡在图书馆补课,试验中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冲。不仅如此,部队选准突破口的战术思想也得到了应用。随着卫星载荷越来越多,技术越来越复杂,原来的信息传输方式已难以适应需要,采用CCSDS的国际标准来组织多用户信息传输势在必行。而“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是我国新一代的极轨气象卫星,它安装了可见光及红外扫描辐射仪、微波成像仪等十余种有效载荷,可在全球范围内获取三维、全天候、多光谱的定量探测数据,实现中期数值气象预报。于是,我和室里的几位年轻“有识之士”一起,打响了相关规程和标准学习的特殊战役,由此他也以点带面逐渐加深了对卫星工程业务的全面了解。“风云三号”卫星成功立项后,我也被破格委以总体主任设计师的重任。接着,和同志们一道,出色地完成了“风云三号”卫星方案阶段的研制工作。由于既严谨努力,又不墨守成规,提高了整星的集成能力,使“风云三号”的总体设计在继承先期型号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技术又有了新的突破。就这样,我不仅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也得到了领导的肯定。重要的是,在卫星科技领域又获得了新的成长,初步完成了从一名合格军人向一名称职的科技工作者的转变。
重新带队,让新型卫星接连升空
就在我为“风云三号”卫星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组织上找我谈话,要我去组建一支年轻的科研队伍,并在33个月内完成一颗全新卫星的研制。去还是不去?这使我犹豫起来,因为“风云三号”卫星的预研基础好,队伍配备齐,工作风险相对比较小。而这颗新型卫星要解决的课题多,研制周期短,再加上队伍还相当缺乏经验。后来一想,这是一颗重要的试验卫星,作为一名党员、一名老兵、自己不去谁去?这就像上战场一样,又到了冲锋陷阵的时候了,无论有多少艰难困苦,目标必须攻而克之!尽管在部队我担任过在轨卫星管理室的主任,在带领团队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业务特点与如今从事的卫星研制有着很大的不同。现在当我又率领起一支年轻的队伍,去完成一颗全新卫星的研制使命时,我清醒地意识到,必须将满腔的战斗豪情和严谨的科学精神结合起来,将个人的拼搏精神与团队的战斗意识融会在一起。为此,在随后的三年里,我带队下厂所、战机房、顶严寒、冒酷热,始终和大家坚守在战壕里,战斗在第一线。需要的是激发大家的创造力,需要做的是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就在卫星行将出厂、临近发射时,在最后测试中突然发现了图像数据下传不稳的异常现象,由于离发射时间已经很近,每个人压力都很大。我立刻跟大家说:“千万不要追究谁的责任,而是要解决问题,承担责任的有效方法就是尽职。”这促使大家克服了推卸责任的心理。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问题终于得到了及时解决,不久大家就愉悦地看着这颗“实践七号”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场顺利升空,不仅创造了卫星研制用时短的新纪录,还实现了首发星无故障发射和首发星超寿命运行的愿望。
2005年在完成了“实践七号”卫星的交付工作后,随即又投入到我国遥感卫星的研制工作之中,并再次面临了带新队伍、造新卫星的挑战。需求使仗越打越大,要求使仗也越打越难,如何使仗越打越好是摆在他面前的新的难题。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不断改进管理方法,结合问题难点做研究,结合队伍思想做工作,创造性地提出了“探索精神、宽幅胸怀”的型号研制理念,为集体攻关聚集了思想动力。后来,不仅在卫星集成技术上取得了进一步的突破,而且在卫星研制队伍的建设上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军魂永在,定准人生的运行轨迹
从牧星人到造星人,从一名军人到科技工作者、再到一名科研工程组织者,我又一次完成了人生的转型,但不变的则是军魂。正是人民解放军的军人之魂,使我虽然脱下了军装,但仍感到自己是名军人。就转业军人而言,转业只是转了战场,换了环境。军人的品牌不能变,军人的本色不能褪,军人的优势不能丢。过去在部队总感到政治思想教育多了点,但这却使自己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毛泽东思想使我认识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理论使我认识了如何促进生产力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他认识了要代表物质、精神以及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发展方向;科学发展观使我认识了要在克服封建意识的基础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地可持续发展。联系实际使我感到,在航天科技领域,科技工作者往往比较注重科研任务的完成,而容易忽视身体的锻炼、文化的建设。时间长了就会影响个人与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我不希望看到‘卫星上了天,人却趴了地。’”工作尽管很忙,但越忙就越鼓动大家锻炼身体,还利用春节放假
写了《我们的羽毛球》与大家共享。
转业以来,我常感到人民解放军“就是特别能战斗”、“干一行爱一行”,以及“军事民主”等精神都是极为宝贵的财富,都值得在地方工作中发扬光大。我身边有些年轻人尊重我的军旅生涯,并还时常亲切地称呼我为“团长”。是的,一个人生命中如果缺乏了当兵的历史,应该是一种遗憾。我以为军人不仅仅象征着牺牲,更应该象征着胜利,哪怕是前赴后继。而我这个退了役的“团长”也应为他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养分,在我与他们的交往中将解放军的光荣传统、精神实质传承给他们。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先进的思想意识是创造力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