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军工从1970年南迁,分开的几个院系,慢慢演变成了现在的军工六校。从这六所学校——国防科大、哈工程、南理工、装甲兵工程学院、工程兵工程学院、防化学院出来的学生,都可称为哈军工的后辈校友。
尚法尊老师,哈军工4期学员,毕业后留校,不管学校在哈尔滨期间还是在搬迁长沙之后,一直在做学生管理和安置分配等工作,直至调离去北京。到北京之后,从兼职到专职组织校友联络工作。如今耄耋之年仍然老骥伏枥,为校友会的工作出谋划策。
故事要从1985年2月,法尊老师来到北京的时候讲起。当年北京的哈军工校友们计划5月5日在北京召开一个联谊会,预计的规模较大,计划参会人员约500多人,名称定为“哈军工校友信息交换联谊会”。请尚老师联系国防科大张良起校长和汪浩政委,希望学校给予支持。学校领导表示首肯,因为时间紧不能亲自到场祝贺,就由尚老师代表学校在会上发言。这次会议顺利圆满,参会人数560多人,其中还包括天津来的一些校友。
会议结束了,但人们对学校的怀念之情还意犹未尽,同时,科大也希望借助校友们的力量,将学校的科研成果向各个地方推广。第二次活动在北京的丰台举办,之后1990年8月又在北京新兴宾馆举办,名为“哈军工校友联谊会”,到会180人。
一次次的活动,把同学们的热情调动了起来,1991年时,国防科大校办提出是否可以做校友会,请法尊老师牵头,刘居英老校长也希望能把军工校友串起来,为社会和国家做更大的贡献。
为了这个诉求,为了老领导的嘱托,尚老师自己置办了计算机打印机,骑着自行车东奔西走,联络北京和各地的校友,收集校友信息等。
工作一直做到了1992年,由刘居英院长定名的“哈军工校友北京联络处”于当年12月在北京白石桥42号亚远公司成立,主任为尚法尊。
1993年,在纪念母校创建40周年的大会上,近3000名哈军工校友欢聚一堂,其中部分校友酝酿成立哈军工北京校友会。经过积极筹备,上报审核、批准,正式成立了具有法人资格的“哈军工北京校友会”。
1994年6月,第一届理事会成立,理事长徐志坚。徐志坚,哈军工3期学员,当时任国务院副秘书长。法人代表是常务副理事长崔君望。
1996年6月,第二届理事长仍然是徐志坚,法人代表、常务副理事长为尚法尊。
从此,哈军工北京校友会作为领头羊,每年都会组织各地校友一起举办一次聚会。第一年在北京,第二年到西安,第三年回了国防科大,然后是在哈工程、南理工、装甲兵学院等等。
2005年在远望楼召开了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理事长,以及法人代表李慧芬,常务副理事长尚法尊。
李会长从2005年开始主持校友会的工作后,按照尚老师的话说,校友会工作上了一个台阶。校友会为校友们搞咨询,帮助校友之友企业,校友会的工作做的扎实而红火。
在近期一次年轻校友们组织的活动中,廖海明秘书长给大家介绍哈军工校友会的时候,自豪地说,哈军工校友会,是目前在50多个在北京注册的知名高校校友会中,是唯一被评为市级《先进社会组织》的。他希望年轻的校友们加入到北京校友会的大家庭里,把校友会的工作和哈军工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目前,校友会的工作地点在校友之友企业新奥特集团的办公大楼里,大约200平米的办公面积,由新奥特董事长郑福双校友免费资助。
校友会为校友们无私奉献,校友们也为校友会慷慨解囊。广大校友们在互助和借力中不断的发展壮大。
参考阅读——
附录:
《在军事工程学院创建40周年纪念活动征询意见会上的发言》
(1993年1月14日·北京城市宾馆)
尚法尊
各位首长、各位同学:
今天我们能在这里聚会,真是难得的机会。这应该感谢裴峰清同学,感谢城市宾馆,是他们给了我们这个难得的机会。
这次聚会,首长到的最多,也最齐。这说明军工老首长对我们的关心、爱护。我代表在座的全体学员表示感谢。
这次聚会是由哈军工校友北京联络处发起的。联络处之所以产生和能够存在,是和徐卫河同学以及他的亚远公司分不开的。徐卫河同学是个为校友办事的热心人,他的同事们也是些为军工校友办事的热心人。由于他们给予联络处无私的、全部的支持,才使联络处得以正常工作。借此机会我也由衷地向他们表示感谢。
今天开会有三个议题:一是团拜,学生向师长拜年;同学互相拜年。二是征询为庆祝哈军工创建四十周年在北京开展纪念活动的意见。三是研究一下成立校友联络工作常设机构的问题。
我就第二、三个问题提个建议,供大家讨论时参考。
*关于哈军工创建四十周年的纪念活动问题。
1.建议八月中旬在北京搞一次聚会,地点和规模请大家研究。
2.建议春节后由哈军工校友北京联络处牵头成立一个哈军工创建四十周年纪念活动筹备小组,各校友集中的大单位推举联系人参加。
3.筹备小组成立后,即发信给国防科大、哈船院等院校以及各地校友会,和他们取得联系,沟通信息。
4.资金筹措有两种方式:
(1)校友捐款,如凡参会者交活动费。
(2)单位赞助。
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召开会议,也包含通信、邮资、录像、摄影以及会后资料整理之用。
*关于建立校友联络工作常设机构问题。
1.建议成立一个校友联络工作的常设机构,负责沟通校友之间的信息联系。鉴于国家的有关规定,为了便于取得合法认可,在名称上需要推敲:
(1)仍叫“哈军工校友北京联络处”;
(2)张衍主任提也可叫“哈军工校史研究会”;
(3)还有甚么名字?干脆叫校友会行不行?还希望大家协助咨询一下。
2.常设机构的职责:
(1)负责校友之间的联系,包括与京内外、国内外校友的联系,与母校的联系。
(2)搜集、研究、编辑校史资料,发扬哈军工的优良传统。
(3)协助校友排忧解难。
3.这里也有个经费问题。捐款、赞助总不是常计,应有个稳定的经济来源。可考虑成立经济实体,组织退下来的校友搞科技咨询、技术开发,承办校友所在单位的各项服务,以收取服务费,来支持这个机构的活动。
我们在看望谢政委时,他用“桃李满天下,个个是英雄”来勉励全体军工校友。我们应在各条战线上争当英雄,以回报首长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注:参加此次会的有陈赓院长的夫人傅涯同志,哈军工老领导谢有法、刘居英、李懋之、李开湘、张衍、戈果、王坚、雷立德、李煦明、许鸣真和国防科大副校长郭桂蓉同志等,及各届校友代表70多人。尚法尊同志汇报了筹备建校40周年纪念活动的设想。谢有法政委、刘居英院长分别作了指示。郭桂蓉副校长介绍了国防科大的建设情况和准备校庆的打算。经商定今年在北京举行《军事工程学院创建40周年纪念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