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献给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奋斗一生的先驱者
度势横心一代贤, 不言桃李报轩辕。
攻关克隘荒凉地, 宿露餐风戈壁滩。
别子抛妻无反顾, 埋名隐姓战犹酣,
长空万里东风舞, 继往开来上九天。
(2)辉煌共铸导弹腾飞 为我国第一个导弹工程系创建60周年而作
辉耀戌圈应运生, 煌荣接力永垂青。
共基卓地非凡路, 铸梦冲天不世功。
导引谆谆诸子上, 弹拼默默众师耕。
腾龙几代惊寰宇, 飞报先驱越万重。
(3)向系庆筹备组致敬
向事犹新六秩煌, 系心万里戊戌扬。
庆云朵朵八方舞, 筹策条条四处详。
备矗丰碑鸿志展, 组歌神箭昊天翔。
致身飞梦同携乐, 敬迓冰城共聚狂。
2018年1月15日,我在“军工五系65级”微信网上看到了“哈军工导弹工程系60周年系庆”有关活动的通报,我深为筹备组全体人员的辛劳和付出所感动,也对她们工作的进展和开创的局面表示祝贺,你们辛苦了!你们是哈军工导弹工程系的骄傲!向你们致敬!为此,我特吟成如上一首涂鸦藏头七律以赞贺“向事”:往事。 “系心”:xìxīn,心向,心有所寄托。
“戊戌”:1958年。
“庆云”:qìngyún,五色云,古人以为祥瑞之气。
“策”:cè ,诗中指计谋、主意、办法。
“敬迓”:恭敬地迎接。
(4)深切怀念恩师张良起教授
恩师仙逝已三天, 午夜闻悉再未眠。
时代扭曲无处诉, 贤良受辱向谁言?!
乱中复课迎风上, 斗罢答疑戴罪宣。
教诲铭心桃李艳, 腾飞神箭慰厥泉。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著名的自动控制专家,我军杰出的军事技术教育家、书法家,原国防科技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正兵团职退休干部张良起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7月9日12时5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当我得知这一突如其来消息后,惊呆了。昔日诲人不倦的恩师,“文革”中顶风复课的恩师,和蔼可亲的长者、老首长……,过去那难忘的一幕幕,令人永远怀念的铭刻心中的身影,不时地出现在面前……。
(5)多谢谋筹再展才华 ——感谢为长沙聚会付出辛劳的会务组和联络员——
多载奔忙恨断联, 谢寻南北手携翩。
谋求六日星沙梦, 筹聚八方母校圆。
再续同窗舒志趣, 展游网海荡心弦。
才德别具今尤盛, 华发偕扬万里帆。
2017年3月25日,我们哈军工五系65级长沙聚会的各项工作都已准备就绪,共有140余人参加,具体的日程安排也已敲定。我从内心里十分感激为长沙聚会付出辛劳的会务组和联络员同学,遂吟成了如上一首涂鸦歪诗,以表达我此时此刻的感激之情。
“翩”:诗中指风姿、风采、文辞的美好
“六日”:“哈军工五系六五级2017长沙聚会”定于4月10日~15日举行,历时6天。
“星沙”:长沙的别称。
“网海”:指“军事工程学院五系”(现有97人)和“军工65551班”(现有23人)两个微信群,大家在微信群里互相交流,畅抒友情。
“展”:展放,舒展,畅怀。
“别具”:别:特别;具:具有。
(6)送给亲爱的同学们
六日星沙握手欢, 举杯把箸话当年。
感恩母校情洋溢, 齐赞天河世创先。
百米长龙橘子涌, 千篮花束故园延。
送君南北潸潸去, 再会冰城梦总圆。
2017年4月10日~15日,我参加了“哈军工导弹工程系十三期学员回访母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的活动。《送给亲爱的同学们》一首,扼要地介绍了六天的活动,抒发了同学们47年后欢聚的喜悦、分别时的依依不舍和对哈尔滨握手的期待。
“天河”:指母校“天河”等科研成果。
“橘子”:橘子洲头等景点。
“故园”:韶山及陈赓院长的故居等。
“冰城”:哈尔滨;指2018年将返回母校参加我国第一个“导弹工程系”创建60周年的庆祝活动。
(7)谢胡志宜创建班群
谢聚八方劳苦功, 胡君四处巧寻踪。
志情不改初心在, 宜趣犹存今梦腾。
创意浓浓曾展放, 建白熠熠又携行。
班台引领多红火, 群望星城炳月中。
——2017年1月13日(丙申年腊月<辛丑>十六日)——
2015年10月4日晚8时,我与我们65551班的胡志宜联系上了。很快,他又把我拉进了65551班微信群。当时,我们班微群里连我共有15人(原班有30人)。大家相约母校长沙见。
“宜”:yí,适宜的事,合理的道理、行为。
“建白”:提出(建议);陈述(主张).
“炳月”:指农历的三月;2017年4月10日∽4月5日,恰是丁酉年三月十四日∽三月十九日。
(8)下连当兵三个月回顾
当兵锻炼廿三军, 难忘八连榆树屯。
滚打摸爬冰雪地, 野营拉练碾山村。
时时处处严责己, 点点滴滴学做人。
同住同吃同课业, 火红三月奏强音。
(9)在绥化搞四清的半年
丙午团结搞四清, 五屯跑遍守三同。
井台挑水悠悠荡, 垄上扶犁晃晃行。
盆火围聊前景美, 学堂聚议后人荣。
惊心动魄匆匆去, 黑土依依六月情。
1966年2月8日,我们到黑龙江省绥化县农村参加了半年的“四清”运动。我被分配在绥化县太平人民公社团结大队。当年的太平人民公社团结大队下属有宋家屯、孙家屯、五间房、田家屯和高家甸5个自然屯。我又被分配在团结大队下属的宋家屯,住在老贫农邱祥家。我和邱祥的爸爸、妈妈睡在南炕,邱祥和他老婆、儿子、女儿4口人睡北炕,中间拉一块布帘子。1966年8月10日,我们返校。
(10)沸腾的征程
戎装驰骋卌三年, 辗转八方奏凯旋。
江畔誓宣高振臂, 山头功建劲扬鞭。
任职步步拼搏路, 从技桩桩奋进篇。
两鬓染霜虽解甲, 常回军旅梦中圆。
《沸腾的征程》一首,是我从入伍——1965年8月8日,至退休——2008年6月30日的简要回顾。
“江畔”:松花江畔,指哈尔滨,借代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誓宣”:即入党(1965年12月)“宣誓”,为平仄押韵而为之。
“高振臂”:振臂高呼(宣誓)。
(11)翻看“哈军工”时的毕业照
岁月留痕动乱中, 庚戌荷聚各西东。
军营习武多锤炼, 绥化学农尽澈清。
暴雨狂风同洗礼, 雄关奥殿共冲登。
卌年驰骋今安在, 五载同窗总荡胸。
2010年12月18日,我翻出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时65551班的照片,看着看着,仿佛又回到了那令人难忘的动荡的大学时代。
65551班共有30名同学,参加上面拍照的有28人,另有袁夏林和董冬生2人未参加。1970年7月8日这天上午,大家先在松花江边玩了几个小时,然后又到道里区的一家照像馆拍摄了如上的毕业照片,最后又在一家饭店欢聚,开支是由大家“凑份子”解决的。这天,大家玩得特别开心。此后,毕业分配就正式展开了,拿到分配报到通知书的同学就陆续离校了。大家奔赴到祖国的四面八方,开始了新的生活。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65551班毕业留念-於1970年7月8日》
第一排:罗小兴 林 真 林志清 叶 亮 林爽爽
第二排:张玉琴 刘建国 冀光祖 胡志宜 乐俊怀 赵淑芬
第三排:吴国昌 何凌冬 霍均池 刘清池 郭大琪 朱佩金
第四排:李海东 王运通 华玉贵 王惠林 吕惠家 常占申
第五排:张为民 刘千安 郑中忠 袁 协 白小波
(12)“高景一号03、04星”成功发射之时……
巨龙狂舞四星连, 组网遨游瞰宇寰。
伟业世惊添异彩, 青丝霜染默无言。
力排诱惑深沟去, 甘献芳华峻朵攀。
低调人生多乐趣, 冰天雪地战犹酣。
2018年1月9日11时24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高景一号03、0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中国航天2018年首次发射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实现了2018年度开门红。我吟成如上一首涂鸦歪诗献给战友们,以表祝贺。
(13)入党53年回顾
江畔勃勃誓愿宣, 峥嵘五秩报轩辕。
飞驰戈壁拼搏路, 苦战沟梁奋进年。
喜望东风千里舞, 笑迎神女九天还。
悬车依旧豪情在, 永葆青春谱丽篇。
(14)难忘的1972年冬
壬子隆冬受命行, 八方汇聚喜都城。
呱呱坠地无暇顾, 默默埋头酣战中。
厚礼三重迎旦日, 闷车九罐向滇峰。
荷枪实弹风餐过, 万里高歌梦想腾。
★1972年冬,我受命前往长春某所参加了有关工作。那个年代,喊得最响的口号就是“向……献厚礼!”当时,为了“向1973年元旦献礼”,某特装于1972年12月31日晚从长春火车站乘专列起运,我参加了这次武装押运任务。正值数九寒天,在闷罐车里,没有行李,又不能生火,吃喝也很困难,真冷啊!。经过13天的长途跋涉,于1973年1月12日抵达了昆明转运站,最后又转乘汽车,押运到某部山头上。
★“喜都”:即长春。
★“呱呱坠地”:恰在1972年12月——即将离开长春前,我的女儿在山西老家出生了……
★“三重”“九罐”:3套特装分别装在9个圆柱体状的大型金属罐内,故谓之。
★“滇峰”:云南某地的山头上。
(15)彻底离开军营之时
四十五载恋军营, 回望桩桩不舍情。
舞象从戎圆夙梦, 鬓霜解甲踏新程。
耳旁骤响声声号, 门外随集队队兵。
万里长征接力上, 捷传神剑共欢腾。
2009年9月26日,我彻底搬离了军营,离开了曾经工作和生活了45年的部队。当时,我的心情十分复杂,恋恋不舍,浮想联翩,遂吟成了如上一首涂鸦歪诗。
(16)祝贺嫦娥三号成功奔月
嫦娥抱兔浴霞光, 南北东西联袂忙。
月面生存多顺变, 虹湾探测细端详。
破关抖擞从头越, 展翅搏击万里翔。
首创先河承梦舞, 广寒深处谱华章。
担负中国首次在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测探测任务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中国目前推力最大的长征三号乙改进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曾在这条战线上奋战了40多年的我倍感振奋,心情无比激动,遂吟成了如上一首涂鸦歪诗以贺。
(17)戈壁滩上的欢乐
蜃楼五彩伴悠闲, 柽柳鳞波簇路边。
远处黄羊惊异望, 鸣沙环抱月牙泉。
(18)清平乐·在月球上的首张国旗照片传回
嫦娥舞袖,蟾阙迎新友。好客吴刚忙捧酒,玉兔酣眠真逗! 今朝一抖威风,金轮款步独行。履迹深晰永驻,五星灿烂鲜红!
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西经19.5度、北纬44.1度的虹湾以东区域。下图为“玉兔号”月球车上的五星红旗出现在着陆器拍摄的画面中。这是中国国旗在地外天体上的第一次“留影”。
“蟾阙”:蟾宫,月宫。
“新友”:嫦娥三号。
“金轮”:指“玉兔号”巡视器那6个金灿灿的“风火轮”。
“款步”:慢慢地走;舒缓地步行。
“履迹”:指“玉兔号”巡视器留下的深深地印迹。

(19)看到52年前的照片后……
老大网传合影靓, 韶华又现话峥嵘。
铿锵步履呼声震, 铮亮钢枪虎气腾。
拉练途中歌不断, 滑冰场上乐无穷。
古稀携手连千里, 雪地珍藏火伴情。
2017年1月17日晚21:55,“哈军工”时我当年的班长肖鸿麟把我们班52年前的一张照片发到了“军工五系”微信群,看着这张照片,又把我带回到了那个难忘的年代。
【八连二排四班】
前排左1肖鸿麟,2张为民,3成培杰,4袁协,5曾磊。
中间左1王佩伦,2乔连科,3何建文,4陈万山,5王滨华。
后排左1刘必富,2冀光祖,3吴学诚,4徐海涛。
“老大”:即“班长”。
“火伴”:即“战友”。古代兵制以十人为火,共灶起火,故称同火者为火伴。“出门看火伴。”——《乐府诗集·木兰诗》。
(20)水调歌头·又回故地 ——学步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韵——
骥志风云展,尽览九重天。壑沟秃岭铭记,恬默度华年。驰骋滨疆滇晋,更恋风餐露宿,同晷战冰寒。万里东风舞,痛饮在山间。
僻荒绿,心潮涌,夜难眠。高楼林立,铁塔巍焕几新圆。才应嫦娥约请,又捧群花绽艳,一线奏功全。举目斑斓火,握手醉清娟。
2015年10月18日我回部队参加了“2015中秋老干部茶话会”,遂学步苏轼《水调歌头》韵,涂鸦一首。上阕是对过去峥嵘岁月的回顾,下阙是回到部队的所见所闻和对我国航天事业的美好祝愿和期望。
“恬”:tián,泰然,安然 。
“同晷”:guǐ,原意是同受日光照耀,词中指与战友们一起,为了我国的国防尖端事业英勇奋战,无私奉献。
“东风”:既指我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也指东风系列等不同型号的导弹、卫星、飞船的顺利升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就曾展示了东风系列各种型号的导弹)。
“巍焕”:高大壮观。
“嫦娥”:指顺利完成了各种型号的卫星、神舟、嫦娥等一系列的飞行任务。
“群花展艳”:指一箭20星等飞行任务。
“斑斓”:指部队正在执行的飞行任务(多发并行)以及未来发展的宏伟远景。
“清娟”:清新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