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真:010-82851088
电话:010-82851068
邮箱:hjg.bj@163.com
邮编:10019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31号院新奥特科技大厦8层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关注)
编者按 2018年9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哈军工)导弹工程系成立60周年之际,由该系自筹资金建设的导弹工程系溯源碑,在哈军工旧址即现在的哈尔滨工程大学(以下简称哈工程)校园内落成揭幕。来自全国各地有关人员和哈工程代表,抚今追昔,不禁浮想联翩!
中国导弹事业溯源
☆1952年6月,朝鲜战争激战正酣,时任志愿军副司令的陈赓受命为解放军组建军事工程学院。随后,陈毅把精心组建的华东军政大学军事科学研究室的专家队伍全部送给陈赓,其中包括张述祖、马祖德、任新民等。
☆1952年9月,任新民任哈军工筹委会委员,同年底前后任新民任炮兵工程系火箭武器教授会主任,1955年秋与马明德、梁守盘被授予哈军工三位技术上校。
☆1955年10月,钱学森回国;次月到东北考察,与任新民一见如故,后来成为事业终生挚友、伙伴。钱学森对陈赓说:“任教授是你们的火箭专家,我今天有幸认识了他!”钱学森充满感情对任新民说:“希望不久我们再见面,深入探讨一些问题!”
☆之后不久,任新民萌生了中国应该发展可控地地火箭和地空火箭设想,他与周曼殊、金家骏讨论后,三人联名写成关于研制火箭武器和发展火箭技术建议书,请学院党委转呈陈赓院长。几天后,建议书由陈赓转报中央军委,摆上时任国防部长彭德怀案头。彭德怀阅毕当即批给黄克诚和万毅阅。
☆1956年1月20日,彭德怀主持军委会议,讨论通过该建议,拉开了中国发展导弹的序幕。
☆1956年春,在周恩来总理主持下,国务院组织数百名专家制定《1956至1967年科学计划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确定了57项重点任务,其中包括“火箭和喷气机技术”。任新民参加该部分起草,在武器装备规划中,特别提出开展地对空、空对空各种防御性战术导弹的研究。
☆1956年3月,中共中央成立国防部航空工业委员会,聂荣臻任主任。5月29日,聂荣臻邀请陈赓、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国家科委副主任范长江、一机部部长黄敬、中科院副院长张劲夫、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以及国家科工委、国务院各部负责人共33人开会,商讨调选科技骨干。陈赓大将提出:抽调6名教授支援航委,再抽调三四名专业干部支援。当年百废待兴,人才奇缺,聂荣臻元帅深为感动!
☆1956年5月10日,聂荣臻元帅提出《关于建立中国导弹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其中包括建立以钱学森为院长的导弹研究院,对外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任新民出任总设计师室主任。
☆1957年4月24日,聂荣臻召集陈赓等人开会,商讨如何集中力量开展导弹研究与仿制。9月7日,由聂荣臻为团长,陈赓、宋任穷为副团长的访苏代表团启程前往苏联,争取导弹方面技术援助。
☆1957年6月,随着形势发展,陈赓感到需要在哈军工设立相关专业,以培养导弹、原子技术人才。陈赓让出访苏波捷3国的副院长刘居英注意留心考察3国院校中导弹专业情况。刘居英回国后,陈赓就让他迅速地向中央提交报告,准备在哈军工设立导弹专业。中央对此十分重视,很快批准。
☆1958年10月,中央军委决策,陈赓院长主持筹划,哈军工导弹工程系创建,是我国培养导弹和航天高端科技人才摇篮。这里共毕业十期2400多名学员,涌现出中国工程院院士四位,专家、教授、各型号正副总设计师过千位,为中国航天事业、海陆空三军、国防现代化和国家经济建设立下不朽功勋!
中国的空天事业与列强比肩,让任何外敌不敢轻举妄动,正是得益于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坚强奋斗!前辈们敢打敢拼、敢想敢干、勇挑重担的精神,依然值得发扬光大!
溯源碑及其揭幕式
导弹工程系溯源碑设立在导弹工程系原址11号楼的正门东侧。景观主体材质为花岗石,主体样式体现国产地地导弹形象延伸出飘扬的八一军旗造型,正面为“九天翱翔魂系军工”颜体题词与红色八一五角星、国产地空导弹浮雕,碑体正面底座写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导弹工程系原址”。
背面碑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导弹工程系由中央军委决策,陈赓院长主持筹划,于一九五八年十月创建。是我国培养导弹和航天高端科技人才的摇篮,共毕业十期计两千四百余名学员,涌现出中国工程院院士四位,专家、教授、各型号正副总设计师逾千位,为中国航天事业、三军部队、国防现代化和国家经济建设做出卓越贡献。不乏军中砥柱、国之栋梁,值建系六十周年,勒石铭志。原导弹工程系学员、教员、干部及子弟捐资并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共同敬立,二零一八年九月。
2018年9月12日上午,刻有“九天翱翔魂系军工”字样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导弹工程系溯源碑,在导弹工程系原址11号楼前正式揭幕。
原哈军工导弹工程系干部、教员、学员、子弟和亲属,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副政委汪长江,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教学科研处李九天等来宾;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姚郁,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志俭,党委常委、宣传部兼统战部部长吕冬诗出席仪式。党委副书记杨冶主持揭幕仪式。
哈军工导弹工程系61-561班学员、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粟戎生中将,原重庆警备区副司令员陈知建少将和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汪长江副政委、哈尔滨工程大学姚郁校长共同为导弹工程系溯源碑揭幕,与筹备组代表合影留念。
哈军工导弹工程系溯源碑是继南京理工大学溯源石、空军旧址纪念碑、装甲兵工程系旧址纪念碑、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溯源碑之后,在哈工程落成的第五座溯源碑。
成群结队的前辈汇聚在这里,不仅是对哈军工的师生情、校友情、故地情,更是对我国导弹航天事业的赤子丹心写照,值得我们后辈景仰学习!
溯源碑在军工大院屹立,是对哈军工历史的纪念,又是加强原哈军工各系之间联系和交流的纽带。这些溯源碑将时刻鞭策哈军工后继者们,继承和发扬哈军工精神,励精图治、孜孜不倦地为国防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五座溯源碑,是军工大院国家3A景区的组成部分,不止屹立在数十万哈军工后裔心里,也必将成为无数爱国后辈的鲜活阅历,激励后继者一代又一代奋发图强,改造世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仪式前后图片花絮 郭峰摄影
甲子系庆抒怀
☆作者:吴新明
2018年导弹工程系创建60周年,古稀学子捐资勒石。
不尽松江滚滚流
虎啸龙吟陈赓楼
白雪岁岁积又融
学子梦里回冰城
甲子系庆归校日
把酒勒石敬陈公。
贺哈軍工导弹系60岁诞辰
☆63521伍成明写于成都
大国重器觅源踪,
导弹出自哈軍工。
长箭射天我揽月,
蛟龙巡海谁争锋?
曾冒冰雪扫文庙,
拼洒血汗建奇功。
六十华诞立丰碑,
共颂红旗祝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