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京校友会
新闻动态
难忘哈军工
哈军工精神研究
母校信息
诗书影画
合唱团
难忘哈军工
校友回忆
征文汇编
校友访谈
联系我们
电话:010-82851088
邮箱:bj@hjg.org.cn
邮编:10019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31号院新奥特科技大厦8层
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关注)
校友回忆
哈军工空军工程系学习期间几点回忆
来源:本站
发布者:刘炳运
日期:2018-11-02
纪念哈军工创建65周年
我是哈军工第二期学员,1953年高中毕业后报考并保送进入哈军工,经过一年预科学习后被分配到空军工程系航空兵器专业学习。学习期间有几件事情至今记忆犹新。
我们的系主任唐铎,是参加苏联卫国战争时多次立下战功的苏联空军中校副团长,又是航空兵器专家,归国后被授予少将军衔。我们这些从高中刚到大学的青年人对这样的首长自然有些敬畏之心。
有一次我感冒,躺在学生宿舍里,唐主任到学生宿舍检查,首先到我的宿舍里看我,让我非常意外和感动,少将首长来看我,这辈子可是第一次啊!
另一次,在系教学楼里我和一位同学下楼,在楼梯上看到唐主任在上楼。因为胆怯,我和同学立即转身想绕道躲过唐主任,不想让主任看到,把我俩叫到他的面前一顿教导。从那次起不论见到首长还是老师、同学,都大大方方敬个礼,一个标准的军人姿态。
让我记忆最深的是在柞树林训练场。那年七月正值暑假,全体学员到那里接受军训(说是暑假,其实军训、劳动、抗洪等任务很重,在军工五年半只给我十天探亲假)。系里规定,学员每天早晨须只穿短裤光着上身跑步,用冷水盥洗。虽说七月是夏天,但东北的早上温度还是很低的,水也冰凉。对于我这在南方长大的且是怕冷体质的人来说也算是不小的锻炼。既是规定就是命令,坚持下来了。
空军工程系教学大楼顶层是图书馆。很清静舒适。是我每天下午自习的好地方。每到星期六晚上这里又是交谊舞的会场。唐铎主任和他的俄罗斯夫人,苏联专家和翻译,都会出席。我和同班同学也常常来凑凑热闹,放松放松心情。其中有两位年轻美貌的女翻译,更是特别显眼。
我毕业后先在酒泉20基地二部(现空军基地)工作近十年,后在云南反导基地工作十年,1970年回长沙国防科大任教。在科大退休后到现在已有24年。
前几年突发写《自传》的想法:主要目的是想静下心来,反省一下自己这一生,有什么优点和缺点,让自己活个明白,以后高高兴兴度过余生。我发现自己成功的基本素质都是在部队里千锤百炼中得到的。而以上讲的几件日常的小事却让我终生难忘,首长每一次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一句严厉的批评,首长以身作则的行为都是对部属最好的教育。今天我也会听到年轻人讲到自己行为对他们影响,我想这也是哈军工优良传统的延续。
退休后我们住进了科大佳园小区,有趣的是我和当年那位俄语女翻译张蔚如同志分在一个党支部,楼上楼下。不过我们今天都已经是历经沧桑年事已高的人了。
自从离开母校后,做梦都经常遇到在校时的人和事,想念老首长老同学,尤其是老首长唐铎,借哈军工校庆65周年之际讲几件小事以表对他的怀念吧!
2018年9月1日 于长沙国防科技大学
友情链接:
国防科技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
北京校友会
)
西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