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在读者的面前的是蓝底的以陈赓大将全身塑像为背景图片的两本书,题目都叫《哈军工的一个班》,一本是2016年出版的哈军工五期57-511—西工院一期57-311班入学60周年纪念册,另一本是2017年又追加出版的纪念文集。”
这是2017年9月27日哈军工北京校友会官网上刊出的《哈军工北京校友会编者按》的第一段话。这篇编者按在11月7日《哈军工校友》报第65期上刊出时,更是加上了醒目的标题:《推荐〈哈军工的一个班〉两本书》。校友会推荐《哈军工的一个班》纪念册和纪念文集这两本书,高度赞誉它“是《我为军工添光彩》活动的率先践行者,是弘扬哈军工精神的又一范例!”“号召每个班级,都能为自己的班级建立一个这样的纪念册,展示自己年青时的风采,并且希望大家都能动起手来,写一写对当年的回忆和人生的感悟。”
我本人有幸受我班京津地区同学的委托,参与了该两本书的责编和制版工作。因而给我留下了许多感动和回忆,而且记忆犹新,现在就和大家分享。特别希望能对响应校友会号召的,着手编制自己班级的纪念书册的校友兄弟有一点参考价值,而编出比我们的两本书更好,更能弘扬哈军工精神的纪念书刊来!
求索联系与交流的新平台。
我们哈军工五期,1956年入学,1962年毕业。我57-511班曾被授予“1960年度学院级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正如我们在《一场“力争上游之战”》文中所说的:“经历‘力争上游之战’,使我们激发了志气,增强了自信,学会了奋斗,磨练了意志,锻炼了队伍,凝聚了集体,促使大家亲如手足,惺惺相惜,同甘共苦,荣辱与共,打造出一个团结奋进的坚固集体,一个彰显典型的‘哈军工精神’之先进学员班。”“它是我们终生的记忆,是我们永世的珍藏。在共同战斗中以激情和血汗凝结成的战友情谊,也一直赓续了五十余春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相约毕业30、40、46、50和52周年等多次同窗聚会。”(见《纪念册》52页)
但是,“‘同窗相聚情趣投,感慨耄耋身已秋’(赵恩平诗句),随着老同窗们年事已高,会逐渐力不从心,以后不大可能再举行人数较多的聚会了。” (见《纪念册》53页) 因而,我们需要求索一种新的联系和交流模式,搭建一个新的载体平台,以凝心聚力坚守住“形散神不散”。经过大家反复思索和磋商,于2016年春节,由张至甫同志召集的京津地区同学例行小聚讨论决定,以我们哈军工入学60周年为契机,延续我班历次同学聚会都有编制纪念册的传统,编辑出版一本《哈军工入学60周年纪念册》。我们设想,通过“搭建一个新的、‘以文会友’形式的联系平台,让一本本充满同学情谊的书籍,放在手边,每当想起、怀念、回忆涌上心头时,翻开看看,就会实时再次感受到同学的友谊就围绕在周围的意境。”(见《文集·前言》)
以“哈军工的一个班”为书名
通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实际准备,入夏之后我们搭建形成了纪念册的责编班子,由张至甫、赵恩平和我三人组成。鉴于至甫是班里的老大哥,原任党支部书记,恩平和我一致推选他为编辑组长,他自己只能服从多数就任了。我们开始了愉快而默契的合作。
我们首先商讨了纪念书的书名。至甫提议为:《哈军工的一个班》。记得当年年初,我们酝酿策划入学哈军工60周年聚会时,至甫就写过一首诗原题为《六十年庆聚会——哈军工的一个班》(见《文集》90页,编入组诗时副标题稍有变动)。此提议,立即得到责编一致赞同。这是“因为我们只是哈军工之中按院——系——科——级——班正规建制的基层单位,普通的一个学员班。我们班艰苦奋斗及争创先进的光荣成果,毕业后在军内外各行各业各种岗位上的辛勤奉献,以及几十年如一日地维系同窗友谊,都是当初我们母校哈军工,乃至人民军队这个大熔炉的教育结果。” (见《文集·前言》)之后,又经征求大家意见,都认为合适、到位,寓意深沉,我们就此定名。
当《哈军工的一个班》纪念册编发出来,并得到哈军工北京校友会的肯定和赞评之时,我们进一步“想把同学之间难以忘怀的友谊和情感,每位同学记忆深刻的故事,最想跟同学说的心里话……都用笔抒发出来,再扩展及续写《哈军工的一个班》的想法油然而生。”我们觉得,此举“更是为了能有效地保持和发挥每个同学的历史责任感和集体凝聚力,促进共同重视科学养生,达到健康长寿。以延长我们这一个班集体,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持久的记忆和感恩;也是对我们作为人民军队的一员、一个学员班,始终不忘初心,不辱使命,逐梦前行的守望和宣扬。” (见《文集·前言》)因此,我们继续延伸这个“以文会友”形式的联系新平台,在次年——入系建班60周年之际,又编发了《哈军工的一个班》纪念文集。
全员共筑的“系统工程”
我们既然是以《哈军工的一个班》为题,就应该在“一个班”上做足文章。即,要一个班全员参与,内容要涵盖一个班全员,反映出一个班全貌,彰显出我们六十年如一日还是完整的一个班集体。当然,要落实这样“求整求全”的初衷谈何容易,甚至比组织一次同学聚会要难出许多倍。而且,我们都是八十上下的高龄人,毕业已经半个多世纪了,此次一举还具有抢救信息的性质和意义。
为此,我们邀请每一位同学,一个也不能少,都在《纪念册》里填写一份《毕业同学信息反馈表》,并附上哈军工学员时期的和近期的半身照各一张;撰写一份纪念哈军工入学60周年感言寄语之类的题词;提供一张近期于居住城市的生活照。在《文集》里,特邀至甫撰写一篇能够涉及到健在的21位同学的文章。结果他不负众望,四易其稿,巧妙地完成了《我与同学》组诗,以“我眼中的同学”的视角,为每个人都献上了四句诗,计二十首。考虑到我班已有5位同学英年早逝,我们特地专门征约了缅怀他们的文章。
为此,我们把《为编辑哈军工入学60周年纪念册征集毕业同学信息的函》,以邮政信函和电子邮件,寄发到每一位同学手中,并用电话、手机、信函和电子邮箱,逐人、逐期落实。值得庆幸的是,全班同学都积极响应和热忱支持,很多同学都比我们预定的时间提前交付了信息、资料、题词和文稿;几位书写不便的同学也委托夫人、子女协助代笔;有在征稿期间不巧住院治疗的,一出院便即刻赶上,并坚持抱病伏案撰稿;一位在异地休养的同学一口气为《文集》写了四篇回忆录……。“特别让我们激动和振奋的是,我们的下一代一直在积极关注着《哈军工的一个班》纪念册和文集,还主动参与撰稿,既为之丰富了内容,也给我们增加了强烈的年轻活力,并把子女们对长辈的深爱和孝道彰显了出来。使之不但是我们常伴身边的书籍,也将传承下去,成为对下一代有纪念意义、有珍藏价值的资料。” (见《文集·前言》)
为此,我们在完成《纪念册》初稿编辑之后,打印出样本,提请10月参加哈军工入学60周年南京聚会的同学们集体审阅,使之日臻完善。从而也获得更多同学的进一步认可和关注。
当《纪念册》最后完稿,即将编辑成书准备交付印刷的时刻,我们回首全班同学的积极支持和主动参与,感慨万分,欣然动情,不禁在前言的末尾又加上了这样一段肺腑之言:“能以集成这些信息的现实,就再次雄辩地证明我们依旧是那个团结奋进的先进班集体。因为,这是哪怕少一个人的支持和合作,都不可能完成的‘系统工程’。” (见《纪念册·前言》)
精心设计,努力求真求实
为了实现我们编辑两本书的初衷,首先对其内涵、结构都精心设计、反复磋商,制定出了策划和安排的框架方案。之后,在若干细节上,也做了认真思考。比如,书的页面,考虑到它的读者都是我班步入耄耋之年的同学,眼神不济,所以选用A4幅面,;正文文字选用四号字;字体适应我们长年做工程技术人员的习惯,以仿宋体为主;为增加每页信息容量,而选取窄的页边距;在版面页次安排上,为便于阅览,对《纪念册》第二部分“信息”和第四部分“聚会”,都是要求在册子打开以后左右两页自配一套。即,第二部分是某人信息表格在第2n页,该人题字和生活照在第2n+1页;第四部分是某次聚会记文字在第2n页,该次聚会纪念照在第2n+1页。为了满足这个要求,我们在编辑过程中,不得不在第二和第四部分开头,顺势各加写了一页承上启下的文字。
两本书,都是纪念性质的,自然是以回忆录为主。但是,时隔五六十年,我们也是八十上下的高龄了。有些已经记忆模糊,即使是刻骨铭心的记忆在微稍末节也难免不够精准。但我们要求力保历史真实,准确可靠。动员大家尽力搜集历史资料,当年的表册、通知书、证明书、登记簿,照片,以及原始记录、笔记、日记等各种佐证和线索。为此,我们编辑组重发了为校庆60周年编辑的《57-511班纪念相册》;并新编了一本《见证“哈军工的一个班”——纪念哈军工入学60周年史料》,作为《纪念册》的副书,将其电子版发给同学们参考。
记得校庆60周年时,解放军理工大学编印了《哈军工之恋》纪念文集,刊有我班恩平同学的一篇《日记摘抄》。使我觉得选用日记的体裁,是可以保证真实无误的,便向一些同学推荐了。其实,我原本想得太简单,以为直接从日记本上拿来选录下来就成了。恩平学兄告诉我说:“原汁原味固然好,但现在拿来还是要经过加工、改动、润色,才能读懂。” 但当时我没全领会。后来我自己尝试了一下,慢慢悟出来点味道;恩平讲得对,是经验之谈。日记是隐私,是写给自己的,想怎么写都可以,随心所欲、道听途说也无所谓。而把它变成文章,性质就大不相同了,是公开的,是写给他人看的了。既要保证确实可靠,又要谨言慎重,还得顾忌到左邻右舍,不可误伤他人半点。有的地方,不多说几句人家看不懂;有的地方,太啰嗦了需要精简。日记本身时代性强,比如“文革”时期的日记里引用的毛主席语录和诗词,就还应该沿用当时的规矩,一律排成黑体字;但是若是把日记按原来所记的照搬过来也不行,有的现时读起来却反而会觉得“假”或别扭。例如,我《拐点日记》的“复员”篇,只节选了原来写的一少半文字好像已足矣,但因为经过半个世纪人们的思维式已截然不同了,恐怕这已是00后的年轻人不可思议的了;一首“新婚”诗,末尾原写的是两句:“幸福全靠毛主席,党的恩泽永不忘!”现在看像是空喊政治口号,把它与时俱进地删改了,反倒觉得自然了。
保证准确无误,付印前校对很重要,切实要慎之又慎。我体会最容易疏忽漏掉的,是自己最熟悉的和主观上认为不会出错的地方。比如,《文集》第14页上有个地名“东京城”,错打成了“东方城”。但每次校对时都是按“东京城”读过去的,对错字“视而不见”。第35页上的第一篇日记应是“八月二十一日”的,错打成“九月二十日”了!每次校对时都没想过这个日期还会有错,“以假乱真”了。就这样,虽经6人次以上的校对,都没发现错误。直到发行后才冷眼看出,可惜为时已晚,只得另行勘误了。这是深刻的遗憾和教训呵!
更新的平台——《哈军工的一个班》微信群
《哈军工的一个班》两本书如期出版了,但是,我们确信:今后“一定会珍惜这六十年同窗情谊,充分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手段,保持并加强联络,凝心聚力地坚守住‘形散神不散’!” (见《纪念册》53页) 于是,我们在《文集》发行两个月之后,又建立起以《哈军工的一个班》为名的微信群。
正如至甫和恩平两位同学今年2月在哈军工北京校友会网上发表的诗歌《〈哈军工的一个班〉微信群》所彰显的那样:
同窗相处六载正,军工一班友情铸。
耄耋之年牵挂多,另辟微信来补足。
全班入群超半数,人员构成很丰富。
两届班长俩班副,党团书记都加入。
身体欠佳夫人帮,上网困难女儿助。
与时俱进共携手,校友会员多服务。
先逝同学老伴顶,旅美华人也登陆。
上海无锡连南京,滇川直通京津路。
天高路远无阻挡,海阔天空不停步。
古今中外内容广,温馨家园衷肠述。
谈笑风生如一家,国事家常都兼顾。
彰显科技新时代,精彩生活十分酷。
我班微信群,是由至甫倡议建起的,群主是57-511班首任副班长窦绍宗。群友已达19位,有我班同学,也有几位同学的夫人、子女,可贵的是有位已故同学的夫人。分布在以上诗中列举的7个省市,还有位旅居美国。我们的微信群,除了有一般群的共性,常常推荐些好的转帖之外,更有许多自己创作的文章、诗词、游记、摄影、彩视、艺术等作品,以及人生感悟、养生体会、学习心得等等,拿到群里展示和共享;我们在群里开过赛诗会,晒过老照片,也晒过近照;每逢同学的诞辰,自然会有众人贺寿;有关群内外同学的最新动态,都及时传递。这个群,很是温馨充盈,精彩纷呈。经历过的十个月,我们体会到:《哈军工的一个班》微信群,就是我们《哈军工的一个班》两本书的延续和拓展,是我们又登上一阶更新的,更为便捷、鲜活、实时、互动的联系与交流平台。我们一定珍惜它,呵护它,把它经营好,坚持下去!以坚守“哈军工的一个班”,弘扬母校哈军工精神!
最后,用纪念哈军工65周年华诞之际我的一篇拙作《校庆赞班群》,作为本文的结束语吧:
时逢军工校庆日,喜看我班欣向荣。
入学甲子《纪念册》, 进系六旬《文集》生。
校友会网作推荐, 誉为“楷模”倍赞颂。
八秩高龄心相惜, 更有微信勤联通。
天下大事共关注, 诸多正能互传送。
艺术百花竞开放, 相期以茶一齐争。
相亲相爱温馨送, 其乐融融热气腾。
哈军工的一个班, 先进集体葆永恒!
201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