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京校友会
新闻动态
难忘哈军工
哈军工精神研究
母校信息
诗书影画
合唱团
难忘哈军工
校友回忆
征文汇编
校友访谈
联系我们
电话:010-82851088
邮箱:bj@hjg.org.cn
邮编:10019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31号院新奥特科技大厦8层
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关注)
校友回忆
与唐铎主任谈往事
来源:本站
发布者:王春景(2019.2.27
日期:2019-03-05
1978年2月,哈军工原院、系领导和在京的干部、学员近500多人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大礼堂为原哈军工政治部主任沙克同志举办追悼会。正当追悼大会正式开始时,空军系原主任唐铎同志在儿子瓦佳的搀扶下赶到会场。只见唐主任泪流满面,由于悲伤过度,两腿颤抖,几乎站立不住。他断断续续地说,“我下了火车直接乘地铁赶来的,还不错,没有迟到,能向沙政委说声,我来送你了”。哽咽的说不出话了。这是我第一次零距离接近唐铎主任。
追悼会之后,原军工学院驻京办事处主任许鸣真指示我,唐铎主任要在北京办些事,决定住在北京航空学院招待所。你落实一下,看看唐主任有什么具体要求,你一定要尽力解决,把事情办好,不准出问题。当时许鸣真主任调任北航的院办主任,我是北航院党委秘书。许主任给我布置的具体任务是每天把报纸和近期文件送唐主任学习用。下午下班前看望一下唐主任,征求老首长的意见,收回文件。唐主任外出办事不要过问,只协助做好派车等服务工作。要认真、仔细,工作只能做好,不准出事。就这样,我直接为唐主任服务近一个月。 在这短短时间里,唐主任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老人家的军人气质不减,平易近人,爱兵如子,善待部下,十分诚恳,作风雷厉风行,敢于负责,坚持真理。在此期间,他给我讲了不少我过去没有听过的往事。
一次唐主任与我回忆哈军工历史时问我。小王同志,创建哈军工空军系时,来华援助我们的苏联专家,主要来自苏联那个部门?你知道吗?
“我不知道,我入院学习在导弹系!”
“导弹系是由一系分出去的!原叫七专科,分出去开始叫七系,后来改成五系。”
“告诉你,主要来自苏联茹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我在苏联时,就毕业于这个学院。来华援助的人员中,有的就是我的同学、教员,有的还与我是要好的朋友、战友。”
“据传说,您当时是苏联空军驾驶员,参加过卫国战争,是空战英雄。您还干过制造研制飞机工作。您给我讲讲好吗?”
“说来话长。1920年我作为“娃娃”生去法国勤工俭学,一面做工一面学习。1921年我与陈毅等被法国政府监禁,强行遣返回国。”
“回来以后,组织上派您做什么工作?”
“1923年,组织分配我去孙中山革命政府设立的飞机制造厂,第二年又派我去飞机航校学习驾驶技术。”
“您什么时候去苏联的?”
“1925年,孙中山革命政府派我去苏联,公费出国学习,我先到苏联空军第二学校深造。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残酷镇压和屠杀共产党人。我失去资金来源,无法回中国了。这样留在苏联学习工作,一下子就是二十八年。1926年,我加入了苏联共产党,当时叫联共(布)。”
“以后,您又去哪个学校就读?”
“我在第二空军学校结业后,即到空军第三学校。专门学习空中战斗技术。最后分到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飞机设计、制造技术、直到毕业。”
“哦!原来如此。”
“咱们哈军工空军工程系的专业设置就是参照这个学院设置的,成熟之后,就变成了一个独立的空军工程学院。”
“唐主任,您真了不起,不但会开飞机,还能参与和领导飞机设计、制造。您真是又红又专多面专家,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
“哈哈!这些都是过去的往事了,屈指算来,已经有半个世纪了!老了!老了!”
我是中国人,共产党员,我时刻准备为祖国服务!
“唐主任,听说您是作为援华专家直接到了哈尔滨,是陈赓老院长认出了您,把您留下的。”
“不是,是我努力奋斗,经了一个艰难的过程,我才回到了祖国。”
“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
“1938年,苏共肃反扩大化,毫无根据地把我逮捕入狱,坐牢的滋味是不好受的,加上我本来不是俄国人,他们对我更敏感,看管更严的。”
“抓人总得有个理由吧!”
“说来可笑。因为有人检举我认识日本药品广告的“人丹”二字,怀疑我是日本特务,就把我抓起来了。”
“关了多长时间?”
“尽管时间不长,但我很不高兴,提出要求回国,找到当时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任弼时同志,要求回国到延安工作。但苏共高层不同意。”“1948年,中共军事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我找到代表团成员刘亚楼同志,请他带我反映强烈要求回国的要求,但又是石沉大海,苏方不予理会。”
“1950年,新中国成立,刘少奇同志率中共代表团赴苏出席苏共十九大。在此期间、少奇以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名义向苏共高层提出关于我回国的意见。这次苏方表示同意放行,并通知让我等候放行书面通知。”
“这就快了!”
“什么快了!苏共高层口头上同意,但没有任何实际行动,一拖再拖,拖得我大病一场。”
“苏共何时放行呢?”
“从1950年拖到1953年,周总理率中共代表团赴莫斯科出席斯大林的葬礼,在此期间,周总理代表当和政府再次提出关于允许我回国的要求。这次苏共高层行动快,很快做出决定,将准予我回国的放行通知发给我。当时我心里是何等的高兴啊!我终于回到祖国了,我终于能够为我的祖国服务了。”
“您是直接到哈军工工作的吗?”
“没有,我同夫人、孩子乘火车先到了首都北京,时间4月下旬。到总政干部部报到。徐立清副部长等热情接待了我,安排了住处。随即陈赓院长看望了我。4月29日,陈赓院长陪我到中南海,朱德总司令接见了我,这是我最难忘的日子,这是党和国家给予我最高的荣誉和奖赏。朱总司令请我吃饭,同时征求我的工作意见。”
“您怎么说的?”
“我完全同意朱总司令和周总理的指示意见,到哈军工空军工程系任系主任。”
“尘埃落地,决定了您整个后半生。”
“是啊!这一下在咱们学院干了十七年,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这十七年,是我最难忘的十七年,这是我作为一名中国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为党为国实实在在奋斗的十七年,是我为国防现代化做贡献的十七年。”
时间过得很快,唐铎主任办完他在北京办的几件事情要回沈阳了,我随许鸣真主任为其送行。他拉着我的手说:春景同志,谢谢你对我的照顾和帮助,咱们再见了!希望咱们能在哈军工大院见面!
我只是说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为老首长服务没说的!望老主任保重身体。
屈指算来,事情已经过去四十年了,当时的老领导,老首长都相继作古,但这段不平凡的经历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其原因是在他们身上体现的哈军工精神永存的。是我们及我们的后辈永远弘扬的。
友情链接:
国防科技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
北京校友会
)
西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