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京校友会
新闻动态
难忘哈军工
哈军工精神研究
母校信息
诗书影画
合唱团
新闻动态
校友会新闻
校友会活动
联系我们
电话:010-82851088
邮箱:bj@hjg.org.cn
邮编:10019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31号院新奥特科技大厦8层
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关注)
校友会新闻
送别李乃奎学长
来源:本站
发布者:hjgbj
日期:2019-05-22
2019年5月17日上午,校友会得知哈军工一期大学长李乃奎因病去世的信息后,向李乃奎学长的夫人、孩子进行了问候,并向地校友会领导进行了通报,南京校友会、成都校友会、哈军工校友子弟等几十位校友表示了哀悼之情。
5月18日上午9时受老会长李慧芬委托,校友会秘书长廖海明、校友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柳克俊教授、代表五系65级校友的成培杰、刘居英院长的女儿刘捷、刘智等十余位校友来到301医院告别厅送别李乃奎学长。
李乃奎学长是校友会的积极分子,一直关心支持校友会的工作,写出了多篇有价值的回忆文章。我们永远怀念他。
李乃奎学长一路走好!
李乃奎学长生平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国防大学战略战役计算机模拟训练和军事运筹学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主要开创者之一,原国防大学训练模拟中心专业技术三级教授李乃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5月14日9时5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李乃奎同志1934年1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自幼勤奋上进,聪明好学、遵守纪律,1942年进 入哈尔滨市尚志小学,主动参加学校的儿童团,哈尔滨解放后他当上了儿童团长,热情参加刷大标语、募捐、宣传等支援前线活动。l948年他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小学毕业,并一次跳过了初、高中共6年,以同等学历资格考入哈尔滨第一技术专门学校电机科,成为同年级的学生中年龄最小(14岁),文化 程度最低(小学毕业)的学生。在组织和同学们的帮助下,经过他自己的艰苦努力,成长迅速、学习成绩优异。l949年他光荣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即后来的共青团)。195 1年他以哈尔滨工科高级职业学校电机科第四名的成绩顺利毕业。(1 95 1年哈尔滨第一技术专门学校更名为哈尔滨工科高级职业学校,大学专科。) 1951年李乃奎大专毕业后,被分配到哈尔滨市公用事业公司修造厂任见习技术员。l951年到l 952年期间在工厂参加了“三反、五反”运动。l952年7月,经组织动员,他报名参加支援新疆工业建设,同年8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市新疆军区工业学校参军。任正排级助教。同年10月他调到新疆军区工程处设计科任技术员,具体工作是建筑照明设计,完成了新疆医学院新楼的照明等设计。
1
953年2月,他成为全军首批招录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第
一期学员,进入哈军工空军工程系特种设备专业,开始了为时4年的高等军事技术教育的学习生活。期间,参加了肃反、反右等政治运动,接受了正规的政治理论和技术基础及专业教育,为他的一生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在学习期间学习成绩一贯优秀,被评为优秀学员。l956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并留校任教。
1
957年1 2月,上级委派他参加全军为期4个月的《我国第一次地对地导弹培训班》(由苏联军官授课)。1958年4月他被任命为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七科助教,担任《地对地导弹测试与测试设备》课程的主讲任务,并编写了相应教材,开展了自动测试方面的科研工作,教学科研成绩突出。1 962年3月他被任命为军事工程学院五系四科讲师。l 963年5月,他被派往七机部二院二部参加“地对空导弹控制系统”的科研工作,在5个月的紧张工作中完成了3份研究报告,受到当时的室主任宋健同志等领导的肯定。l964年回校后,担任《地对空导弹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主讲任务,并编写了相应的教材,受到系领导和学员的普遍称赞。
1965年他参加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随后的“文化大革命”中,他始终恪尽职守,没有参加任何派性组织。l970年7月他举家迁往湖南长沙,参加“长沙工学院”的建校工作,期间积极认真地参加了培养工农兵大学生的教学工作,先后担任教学组长、教研室负责人、副主任,主持编写了《自动控制系统》教材,由长沙工学院出版社出版。同时,作为课题负责人开展了“动压气浮陀螺”的科研工作,被评为先进工作者。l978年,原长沙工学院改为国防科技大学。l979年5月,他被任命为国防科技大学三系304教研室主任、党支部副书记(自动控制系首任主任)。主持教研室教学、科研全面工作。随着全国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他个人在业务上更加努力、勤奋,决心把“文化大革命”期间损失了的时间补回来,撰写了10多篇论文和5种教材,积极参加学术活动,特别在现代控制理论和多变量线性系统理论方面有较深研究,开设了这方面的研究生课程,受到研究生们的欢迎与很高的评价。1982年6月被任命为国防科技大学自动控制系304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指导2名硕士研究生。
1986年1月,他调任国防大学电化教学中心技术七级副教授。同年3月,他提出的“合同战役对抗演习计算机模拟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经时任国防大学的校常委审查通过后,2个月内即组建“红山二号"课题组,他任课题组技术负责人。该课题经过近2年的艰苦努力和校内外的团结协作,取得了诸多开创性的成果,并第一时间应用于国防大学的合同战役对抗演习。l988年9月23日该课题通过了技术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红山二号"合同战役训练模拟系统达到了预定的设计要求,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功能最强,并投入实际使用取得了显著效果的合同战役训练模拟系统。该系统成功地把模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数据库技术结合起来用于合同战役模拟,在技术上有较大突破,为我军高层次合同战役训练作出了重要贡献。该系统在军事和技术总体设计,人工智能技术和数据库技术3者的结合应用上具有独创性。在这方面综合应用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解放军报》等报刊和电视媒体对该成果进行了报道。l988年1 2月,这项成果被评为国防大学首届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他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荣立个人三等功。
1987年他提出在国防大学申请军事运筹学硕士学位授权并招收军事运筹学硕士研究生的建议,在刘凯副校长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校领导的正式批准,国防大学电教中心随后通过了军事运筹学硕士学位授权审查,由此开始了国防大学军事运筹学的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工作。国防大学电教中心成为全军首批4个军事运筹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之一。他从l987年开始,独立指导3名军事运筹学硕士学位研究生(1987年国防大学共考入4名硕士学位研究生),并承担了3门硕士学位课程的讲授任务,同时负责电教中心的研究生工作。1988年8月他被任命为国防大学电化教学中心技术六级教授,并作为国防大学的首批教授担任国防大学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 1992到1997年他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学科(军事 科学)评议组成员。在此期间,他积极参-9了我国军事学学科目录的修订和军队指挥院校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的评审以及博士研究生 导师的遴选等项工作,为完善我军的学位制度和军事学学科体系, 促进军队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l996年被国防大学评为优秀研究生导师。
从1988年开始,他努力将国防大学作战模拟技术提升到更高层次,在校领导的支持下,其负责的“智能计算机主题研究课题”申请列入国家高技术“863”计划并获得批准。自此,他一直担任国防大学“863"课题负责人(1998年起为第二负责人),领导课题组的同志们认真落实研究计划,奋力攻关,历时l0年,圆满完成相应研究计划,多次受到国家科委和主题专家组的表扬。鉴于他在“863"计划研究推进工作中的重大贡献,1996年被评为全国“863"先进工作者并获得一等奖。
1992年初,他首先提出了开发战略模拟系统的设想,并担任 战略模拟系统课题组组长,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取得了战略模拟的开创性成果。1992年到l994年主持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的《局部战争战略决策训练系统》和《南海军事斗争决策训练系统》开创了我国战略层次计算机模拟训练的先河,这些研究成果实际投入国防大学的教学训练后,取得了显著的训练效果,受到中、高级指挥员学员的普遍好评。对促进我军指挥员高层次军事训练手段改革,提高训练质量与效益做出了突出贡献,被成果鉴定委员会以及张效祥院士、汪成为院士高度评价为“在高层次决策训练环境的应用开发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同志为此亲笔写信表示祝贺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时任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副主任朱丽兰也都作了批示表示祝贺,《科技曰报》、《光明曰报》等刊物作出了报道。
他于l 994年被评选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运筹学学会第三届副理事长,l998年又被选为第四届副理事长和总装备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兼职委员,l996年担当国防大学专家组成员和学术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1995年以来发表论文18篇;l996年8月主持了全军军事运筹学学术年会并参与主编了会议论文集(军事谊文出版社出版);同年十月主持召开了全国第四届人工智能联合学术会议并主编了学术论文集《96人工智能进展》(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1997年参与我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军事学术文集《中国军事文库》编委会的工作;l998年担任《军事高技术应用与管理》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的工作,参与完成了27种共近一千万字教材的审定任务;1998年6月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个人专著《军事运筹学基本理论教程》20万字。先后于l995
年获得国防大学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1996年获军队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8年获国防大学教学科研成果二等奖,1999年获国防大学教学科研成果特别奖,同年第二次获军队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7月获
得“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
李乃奎同志始终奋战在我国国防和军事教育一线,兢兢业业、克己奉公、无怨无悔地奉献了49个春秋。他军事技术理论深厚、科研能力强、学术造诣深,成绩斐然、桃李满园,先后主讲的课程、主编的教材和取得的科研成果,为我军战略战役计算机作战模拟和军事运筹方向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发展等领域,均起
到了开拓性和奠基性的作用。他是名副其实的由我军自己培养的、从学子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高级军事技术专家。他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他光明磊落,襟怀坦荡,荣辱不惊;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艰苦朴素,始终保持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李乃奎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荣的一生,是为新时期国防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的一生。他的高尚品格、治学态度和优良作风,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
李乃奎学长一路走好!
友情链接:
国防科技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
北京校友会
)
西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