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真:010-82851088
电话:010-82851068
邮箱:hjg.bj@163.com
邮编:10019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31号院新奥特科技大厦8层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关注)
尚 毅
2019年11月3日,我受哈尔滨市育红小学校(前身哈军工建军小学)的委托,进一步了解叶彩文、叶彩星校友提供的一张1956年相片背后的完整故事。我先后仔细阅读了提供的有关文字和相片,根据相片信息了解到,当时有哈军工的学院保卫部和俄文翻译等同志参加。我查阅了历史资料,四处寻找当事人,终于找到并采访了当事人,他就是原哈军工首席顾问瓦季姆•伊万诺维奇•奥列霍夫苏联空军中将的俄文翻译锻钢老前辈。
现将叶彩文、叶彩星校友提供的有关文字及照片和采访记录进行整理,撰写出这张相片的故事。
标语文字“为了共产党事业去奋斗,时刻准备着!”
(苏联上世纪五十年代少先队宣传画)
苏联列宁少年先锋队是一个以革命导师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命名的共产主义群众性组织(如图所示),其成员为10-15岁的儿童和少年,以佩戴红领巾为标志。苏联的工人、职员和儿童,享有宪法的休息权。每逢夏季,他们有的就可以到苏联南部风景优美的地方去,一般成人都住休养所,儿童进夏令营,这是原苏联人民和他们的儿童在幸福生活中最愉快的一个时期。
每年苏联小学生最喜欢的时期,莫过于学年的结束!他们等不及学校最后钟声的敲响,书包就放进了储物柜,校服就放进了衣柜,小学生们都急于参加夏令营活动。这个时候,他们虽然没有穿校服,但是参加夏令营活动的小学生们最显眼的、独一无二的特征就是系着红领巾,因为没有它在少先队夏令营什么都做不了!
根据中苏友好条约和当时苏联少先队的口号“少先队员应与全世界各国家的孩子们做朋友”(图中三位小朋友,一位是非洲、一位是亚洲、一位是苏联),这张照片在这种大环境下产生。
标语文字“少先队员应与全世界各国家的孩子们做朋友!”
三种肤色小朋友(苏联上世纪五十年代少先队宣传画)
1956年,在中苏双方小学生们的暑期时间里,一队来自中苏边境的苏方一侧的海参崴小学校的苏联少先队员们,来到了“东方莫斯科”---中国的哈尔滨市,开始了他们愉快的夏令营生活(苏联是九年一贯制),当时他们都是十一,二岁的小孩子。
在一个晴朗的天气里,苏联海参崴小学校的少先队员们从哈市住处乘坐哈军工的大客车驶进了哈军工大院,当时车上还有哈军工的俄文翻译锻钢及学院保卫部干事等人。进入学院一道门不久,大客车就在老红楼的62号楼东边停了下来,接上住在61—66楼区的一个顾问的孩子(估计曾经是他们同学)上车,一块乘车过二道门岗在学院文庙(顾问们办公处,后为学院图书馆)的东头停了下来,大家陆续下车。苏联小朋友身穿白色上衣,系着红领巾,一位女生举着队旗,他们受到哈军工建军小学校老师和学生的热烈欢迎。当时,哈军工建军小学校男生身穿白色上衣,女生穿着各式各样的裙子,他们都系着红领巾,热烈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们。随后建军小学校长李夏湘、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文良鈞和老师王玉梅等师生们与苏联小朋友,还有参加活动的哈军工叔叔们一起步行进入哈军工舞厅。
照片中大客车后面为文庙和哈军工的水塔
哈军工舞厅是位于学院一号楼与大礼堂之间的一个约200多平方米的学院大舞厅,此处就是中苏两国小朋友开联欢活动的地方。大厅没有凳子,苏联小朋友大约有15人,他们站在一边,建军小学校的少先队员站在对面一边,中间有一大块空地也就是联欢的地方。近50名中苏少先队员齐聚一堂,共同欢度属于他们自己的快乐夏令营活动。联欢会开始,首先由双方领队讲话,苏方领队按照苏联上图宣传画精神讲话,李校长代表中方讲话后,苏联少先队员向哈军工军官锻钢等同志敬队礼,给锻钢等同志系上红领巾。据锻钢老前辈回忆:红领巾的质量非常好而且非常薄。然后中苏双方小朋友交换小礼物。
联欢表演的节目是唱歌,跳舞等,为中苏小学生各自分别演出,你演一个,我演一次 ,内容十分丰富,充分表达了孩子们对党、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联欢会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小学生们沉浸在丰富的表演项目活动中。大约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中苏少先队员们在欢歌笑语中结束了自己的活动。
最后,孩子们带着喜悦的心情回到了各自一方。
注:俄文标语文字系老前辈锻钢亲自帮助翻译,在此感谢老前辈锻钢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