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10-82851088
邮箱:bj@hjg.org.cn
邮编:10019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31号院新奥特科技大厦8层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关注)
谭戎生
作者简介:
谭戎生校友 谭冠三将军之子,1941年出生,1960年入哈军工学习,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在国防科(工)委任助理员、参谋、教导大队大队长兼党委书记。1986年5月,遵从父亲遗愿,申请平调到西藏边防部队工作,曾任西藏日喀则军分区副参谋长、副司令员,西藏林芝军分区副司令员,被授予大校军衔。1992年调任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后勤部研究员。退休后任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井冈山红军人物研究分会会员、红军后代授课团成员,八路军研究会理事。
进藏:十八军的第二次长征
导 语: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十八军于1949年2月正式组建,随即投入渡江南进的工作。十八军在参加完成都战役后,稍作休整,便赶往去川南的路上,准备驻防川南。全军将士准备以崭新的面貌投入到新中国建设中。1950年1月,党中央和毛主席发来一道进军西藏的军令。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这是军人的天职。进军西藏之难犹如第二次长征,对于每一名十八军将士来说,意味着责任、使命和奉献,他们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走上这条艰险之路的呢?
刘伯承、邓小平于1950年1月7日在向中央发出电报的同一天,即电令“十八军主力集结乐山、丹棱地区整训待命”。1月8日,又电令张国华及每师一个负责同志速到重庆受领新任务。在此之前,已确定十八军驻守川南地区,军长张国华兼任川南行署主任,政委谭冠三兼任川南行署所在地自贡市市委书记。
“非常重要、非常艰巨、非常光荣”的任务
接到二野司令部电令后,军长、政委迅即赶赴西南局所在地重庆。随后,军参谋长陈明义率供给部部长赖荣光、卫生部部长陈致明、五十二师政委刘振国、五十二师副师长陈子植、五十三师师长金绍山、五十四师师长张忠等也抵达重庆。
1950年初十八军部分军师领导在重庆接受任务后的留影(前排左为张国华、右为谭冠三,后排左起陈明义、陈致明、赖荣光、刘振国)
1月15日,在曾家岩西南地,司令员刘伯承首先同张国华、谭冠三等同志进行了一次既严肃又诙谐的谈话。刘司令员在会议室首先欢迎十八军军师领导同志到来,并一一握手,随后,满面笑容地对大家说:“小平同志有个重要会议,让我先和同志们见见面。”他首先问军长张国华:“你没有40岁吧?”张回答:“36岁啦!”司令员笑着说:“好啊!很年轻嘛!按虚岁是属兔的。兔子灵活,跑跳很得行,特别是爬山。”刘司令员又问坐在旁边的谭冠三(时年42岁):“这里除了我和你稍微大一些,他们都是30来岁的年轻人嘛!朝气蓬勃,手脚灵活,又都是红军时期的,准备叫你们挑重担子啰!”“挑什么重担?请司令员下命令吧!”军长、政委及在座的同志们齐声回答。
这时,司令员刘伯承非常严肃地一字一句地说道:“这是党交给你们的一个非常重要、非常艰巨、非常光荣的任务,党中央、毛主席决定十八军担任解放西藏的任务。”司令员连着说了三个“非常!”张军长、谭政委站起来向刘司令员行军礼,代表十八军全体指战员表示:“坚决完成任务,绝不辜负党中央、毛主席和刘邓首长对我们的信任!”刘司令员满意地笑着说:“好,很好!共产党员就是要这股子劲头,这就叫党性。”
邓政委参加重要的会议后,同刘司令员一起召集十八军的领导同志开会。邓政委讲话开门见山,他说:“我们今天开会凭党性!接受与完成党所给予的最艰苦的任务,是每个共产党员、每个革命军人的无上光荣。”刘司令员说:“解放西藏完成祖国统一,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巩固西南边防,解放西藏人民,是我党光荣而艰巨的事业,希望你们勇敢地担当起来。”
邓政委就解放西藏的重要指导原则作了深刻的阐述。他严肃地说:“西藏是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有特殊性,政策性很强。解放西藏有军事问题,需要一定的军事力量。但军事和政治比较,政治是主要的。从历史上看,对西藏多次单靠用兵都没有解决,而解决西藏问题还是要靠政治。政策问题极为重要,主要是民族区域自治,政教分离,团结达赖、班禅两大派。”他特别强调:“解放西藏,要靠政策走路,靠政策吃饭,军事政治协同解决。同时,还必须解决好补给问题,解决公路问题。”刘司令员说:“解放西藏是三个(台湾、海南岛、西藏)任务中最艰苦的一个。因此,也是最光荣的任务。因为西藏是世界的最高峰,人烟稀少,然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所以党中央特别提出全国支援你们。毛主席还特别指出:入藏军队可定为三年一换,以励士气。”刘司令员还加重语气说道:“进军西藏,就其自然条件的恶劣程度,堪称第二次长征!“毛主席要求我们,四月至十一月控制全藏!
军令如山,个人与家庭都必须作出牺牲
接收任务后,谭冠三格外激动,作为军政治委员,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他立即发电报,通过总政治部通知在河北省委党校学习的我母亲李光明(1933年,12岁参加红四方面军)即刻赶来四川。
母亲曾经专门给我讲了这段情况:
当时接到总政的通知和你爸爸的电报,就先在党校办了停学手续,迅速赶到北京去华北军区荣臻小学看望你和弟弟延丰。几个月不见,你和弟弟都有了不小的变化,你已经读到小学二年级,懂点事了,可是你弟弟却由原来活泼、讨人喜爱的孩子,变得有些发呆,不爱说话,只是紧紧地拉着我的手,扯着我的衣服,我走到哪里,他都寸步不离地跟到哪里,缠着我,好像只要一松手,我就会飞了似的。我只好哄着他、逗他,但他总是不开心!作为一个母亲,我何尝不理解孩子的心理呢?刚刚5岁多的孩子,正是需要母亲呵护、爱怜的年龄。想到这些,再看看孩子幼嫩的脸庞,想到他时刻不离地对妈妈那种渴望、祈求的眼神,我心如刀绞,强忍着心酸的眼泪往肚子里咽。但是,想到自己是一个革命战士,革命的利益高于一切,党的召唤就是命令!我必须想法摆脱儿女情长的纠缠,必须按时启程。第二天,我先做好了你的工作,不能叫你弟弟觉出我要走的样子,还哄着他说,妈妈哪里也不去,一直陪着你,这样哄着,他的脸上才稍微有了一些笑容。最后,我还是在他熟睡之际离开了他。
后来,你写信告诉我:“你走了以后,他醒来看到妈妈不在了,就大哭大闹起来,非要跑着闹着去找妈妈,幼儿园的阿姨也管不住,只好把他送到边校长家里住下来,他的神经受到很大刺激,很长一段时间平静不下来。”我作为一个以革命为天职的革命战士,只有革命的利益为第一位的,父母之爱,儿女情长只有作出牺牲。对放在农村的两个孩子,根本没有时间去探望,八年之后才把他们接到北京读书。
母亲同几位同志一起从北京启程乘火车南下到了武汉,然后改乘轮船逆水而上到达重庆。在招待所正巧遇上十八军后勤部部长扶廷修,随后母亲便乘他的车一同回到乐山的十八军军部。我母亲回忆说:我那天到达乐山时已经很晚了,你爸爸还没有回来。他回来看到我顺利到达,非常高兴,我们1947年分开已经快三年不见了。我看他还是那么消瘦,眼睛里带着血丝,看得出他的工作很紧张,也显得很疲劳。但仍然还是那么乐观,那么坚定,满怀信心。虽然已经夜深了,我们俩都没有一丝睡意,他问起这两年我的情况和孩子们的情况。我说,你把我们送回冀中深县大王村以后,我们就安顿了下来,村里的老百姓对我们很好,赵金彪(谭政委抗战时期的警卫员)照顾我们也周到。但是,我心里一直有个愿望,就是有机会进学校补习一下文化。所以,老六(戎丰)出世七天我就托赵金彪找到双井村一家没有子女的农村夫妇,想托付给他们代养,这对夫妇很高兴地答应了。可是有个条件,就是要有个保人立个字据。我想我身边带着四个孩子是无法脱身去学习的,所以就同意了。后来我把老五(齐峪)也托付给了高阳县一户无子女农民夫妇寄养。(注:我父母前后生育六个孩子,抗战时期两个孩子夭折了。但是他们仍然按六个孩子排序)。
1949年3月,北平和平解放,我就把老二戎生送进荣臻小学、老四延丰送到幼稚园。我才有机会到保定河北省委党校学习。接到总政的电报匆忙赶来。只是在北京看望了一下戎生和延丰,齐峪和戎丰都没有时间去看了。你爸爸一直在仔细倾听我的汇报,不时地点头,看来他对我的情况还是满意的。他说,孩子这样安排很好,战争年代,老百姓的家就是我们的家。部队行军打仗,没有精力和经验去带好孩子,我们的两个孩子就是因为没有经验而夭折的。人家要求立字据、写文书都是可以理解的。我们还是要尽供养的责任。孩子是国家的,将来都要为国家效力。我刚见到你爸爸的时候,对部队的情况不甚了解,很唐突地向他提出:“我们现在已经住在一起了,可四个孩子年纪还小,天各一方,能不能先接来四川安顿啊?”你爸爸没有马上回答我。我又追问道:“这个事情很难吗?”在我的追问下,你爸爸沉思了一会,不得不全盘说出了他的想法。他对我说:“光明呀!我们结婚12年了,虽然战争的影响,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最艰苦最残酷的考验我们都熬过来了。现在新中国建立了,是应该过幸福团圆的日子了。但是,我和全军指战员已经接受了党中央、毛主席和刘、邓、贺首长下达的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的光荣任务。刘司令员强调,进军西藏其任务的艰巨和意义的重大,可称作为‘第二次长征。’把这个光荣任务交赋给第十八军,是党中央、毛主席和刘、邓、贺首长对我们的最大信任。但是,现在看来,我们的一些同志,特别是少数领导同志中,有过太平安稳日子的思想,甚至个别人思想抵触情绪还很大。我作为政治委员,应该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为了这个大家,为了西藏人民的解放,我们只有舍弃小家,只有暂时舍弃儿女情长的挂牵,以我们的实际行动去感染和教育全军将士,率领他们去完成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把五星红旗胜利插到喜马拉雅山上,这才是我们红军战士的本色啊!你说是吗?光明同志。我相信你一定会支持我的。让我们一起进行“第二次长征”去解放西藏百万农奴!”你爸爸的一席话是发自肺腑的,也是他真实情感的表露。我对他说:“二万五千里长征我们都走过来了,抗日战争那么艰苦、残酷的年代我们都熬过来了,蒋介石也被打垮了,新中国也成立了。现在的西藏还是农奴制度,西藏百万农奴还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从小给人家当童养媳,作牛作马,知道当奴隶是什么滋味。解放西藏是历史赋予的光荣任务,我能与你一同参加第二次长征而感到自豪。”你爸爸听了我的一席话非常高兴,紧紧握住我的双手说:“我知道你一定会支持我的!”那个晚上,我们俩都有好多话要讲,一点儿睡意都没有。
全军将士克服重重困难踏上进藏路
1月27日,十八军党委在乐山召开有师以上干部20余人参加的扩大会议,到会人员经过三天的热烈讨论,初步统一了认识,并就进军的思想、组织、物资三方面的准备工作,作了认真研究。会后,党委向全军发出了第一个《进军西藏的工作指示》。在此之前,中共中央已批准组成张国华为书记、谭冠三为副书记的中共西藏地区工作委员会,负责统筹进军西藏、经营西藏的各项工作。会后,各师进行传达贯彻,军主要领导分别到下面检查指导。
此时的十八军正行进在去川南的路上,全军上下兴高采烈。川南地区山清水秀,气候温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许多同志都已作好了打算,要在川南娶妻生子,安家落户,过幸福安稳的生活。然而,一声集结号“十八军进藏!”转瞬之间,一切都变了!从富饶的川南转去千里之外的西藏高原,严寒缺氧,重山阻隔,语言不通,风俗迥异,各种困难不堪设想。命运出现了这样大的转变,干部战士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波动,全军上下都面临着思想大转弯的现实问题。某团副政委刘结挺已赴任宜宾县县委代理书记,他和爱人张西挺提出各种理由不想进藏,并向军党委写报告。张军长看到报告,非常生气,一个劲地说:“这个刘结挺太坏了……”谭政委气得拍着桌子说道:“他是党员,领导干部,他说不去就不去?不能由他!把他捆来!捆也要把他捆到拉萨!”同时,部队还出现了逃兵现象。
为了鼓励进藏部队,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题了词。毛主席提词:“进军及经营西藏是我党光荣而艰苦的任务。”朱总司令题词:“进军西藏、巩固国防是光荣的伟大的任务。”周恩来题词:“为解放西藏而奋斗!”邓小平题词:“接受与完成党所给予的最艰苦的任务,是每个共产党员每个革命军人无上的光荣。”
最早知道确定十八军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的是第二野战军作战处长李觉,他主动找到军长张国华要求进藏。后来经刘邓首长批准,任命他为十八军第二参谋长,其爱人魏侠是一名儿科医生,也随他一起进藏。
53师师长金绍山的爱人张文心时任师供给处副政委,接到进藏通知时,刚在山东老家生下第三个孩子(金坚)后不久,她立刻把老大金谦、老二金逊留在山东老家,自己带上金坚赶到四川。此时,金师长正率部在名山一带剿匪,很快又转进甘孜修机场。张文心不得不紧急决定把刚满一岁的金坚留在成都,交给仅16岁的女战士梁芝看管,她即随部队到了甘孜。一次参谋长李觉去成都办事,顺便看望留在成都的十八军的孩子们。当他看到金坚时,才知金坚已高烧不退多日,梁芝没有经验不知如何办。幸亏李觉到的及时,连忙把金坚送往医院,金坚才转危为安。事后,李觉指示驻川留守处领导,要千方百计保护好、管理好孩子们,再也不能有张军长女儿小难的悲剧发生。进藏誓师大会不久,张军长的女儿小难重病不幸夭折,成为进军中的第一个牺牲者。
1949年渡江战役前,五十三师政委王其梅和爱人王先梅在河南鄢陵县驻扎。此时王先梅生下第一个孩子(王昌为)。只过了8天,王政委即率部南下作战。在十八军军师主要领导去重庆接受进军西藏任务的时候,王政委已提升为军副政委到泸州任军管会主任。他写信叫王先梅赶来四川。王先梅带着昌为辗转数月赶赴四川,在乐山十八军军部三人团聚了八天,王其梅又领受新任务要带队出发。王先梅只好把刚刚一岁的昌为送到保育院托管,随王其梅一起进藏了。
十八军许多干部的孩子差不多都是上述这种情况,不是送老乡家代养,就是早早送进保育院。
十八军政治部主任刘振国是老红军,接受任务时已34岁了,1950年3月,进藏前夕才同文工团的团员白曙结婚。刘振国先行赴甘孜参加昌都战役,白曙突患重病神志不清,生命奄奄一息,经紧急抢救有了好转,仍然坚持随军进藏。
西藏工委里前后还有两位藏族委员:一位是天宝(原名桑吉悦西),他是为数不多的参加过长征的藏族干部,毛主席在延安给他取了“天宝“这个名字。他是全国第一届政协委员,曾被安排到国家机关做民族工作,他要求回到四川,被任命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他同师长吴忠在甘孜为格达活佛去拉萨送行。格达活佛途经昌都时被害。后来天宝随十八军到达康定,被任命为西康省成立的藏族自治区主席,留在了西康省。
随后,邓小平即派平措旺杰(时在西南军政委员会工作)任西藏工委委员兼民运部部长。他动员了众多东藏民青成员和藏族青年参加到进藏部队中来,为进军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十七条协议的签订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军师领导的带头下,各级党委和领导深入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同时又积极开展评功授奖活动,使大家感到能参加到进军的行列里,完成解放西藏百万农奴的任务,是无上的光荣。很快,全军上下形成了踊跃参加进军西藏的高潮。
同时,根据西南局的指示,成立王其梅为主任的政策研究室,着手对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情况及对藏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进行调研。
此间,先遣支队受土匪袭扰,进军缓慢,军党委决定先全力剿匪,令五十三师、五十四师分别开赴名山、邛崃之间合击土匪,使先遣支队顺利抵达甘孜。
当年18军负责在后面修路的53师、54师都承担了剿匪任务。并分别在名山、邛崃修建了各师的烈士陵园。至今都成为全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50年3月4日至7日,十八军在位于乐山市中心的新村广场召开“十八军庆功暨进军西藏誓师大会”,表彰全军在渡江作战、进军西南和成都战役以来涌现的功臣模范。张军长、表示热烈祝贺;号召全军向英模和功臣们学习。接着向功臣们颁发了立功喜报、立功证和纪念册,并向英模连队授奖旗。
接着,十八军进军西藏誓师大会在隆隆的礼炮和响亮的军乐声中开始了。张军长高举左手,带领全军宣誓,誓将坚决消灭敢于阻挡进军西藏之敌,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出西藏,把五星红旗和八一军旗插到喜马拉雅山上。
谭政委号召全军指战员发扬英勇顽强、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发扬团结互助的友爱精神,坚决完成进军西藏、统一祖国大业的艰苦而光荣的任务。他向指战员们坚定地表示:“如果我为祖国献身了,请一定要把我的老骨头埋西藏!”这种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感染了在场的所有同志,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高呼:“誓把五星红旗插上喜马拉雅山!”“驱逐帝国主义出西藏!”“解放西藏百万农奴!”广场上震耳欲聋的口号声此起彼伏……
集结号就此吹响!十八军将士整装待发进军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