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真:010-82851088
电话:010-82851068
邮箱:hjg.bj@163.com
邮编:10019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31号院新奥特科技大厦8层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关注)
日前,文小平同志将他的《哈军工历史与文化考察》书稿送给我,并邀我作序。得知他撰写这部作品,我十分高兴,因为:2013年,在纪念哈军工创建60周年的时候,文小平同志曾出版他的诗集《哈军工之歌》,5年之后,又看到他的新作。他的作品,都是以宣传哈军工和弘扬哈军工优良传统为主题的。
哈军工是在建国之初,国内外形势十分困难和严峻的历史时期创建的,是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决策。陈赓院长以毛泽东主席对学院的《训词》为办学的指导方针,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办学思想,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办学道路,并形成了哈军工的优良传统。哈军工的历史经验,至今仍然具有借鉴意义,需要认真总结,深入研究和大力宣传。多年以来,曾涌现出不少各种体裁的关于哈军工的作品,文小平同志的《哈军工历史与文化考察》一书,是第一部从文化角度考察和研究哈军工的论著。作者认为:哈军工的创建与发展,本质上是一个文化过程,哈军工的成就,归根结底是它的文化;作者进一步认为:以我军优良传统为主导的多元文化交汇是哈军工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全书从哈军工的诞生与发展,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系统地论述了哈军工文化的组成;分析了陈赓院长提出的“两老办院”、“一切为了教学”、“从严治校”等办学理念;阐述了苏联顾问团对创办哈军工的重大贡献和中苏文化在哈军工的融合与碰撞;从哈军工第一期学员的特点和表现,证明了哈军工培育出大批的,优秀的军事工程师;同时,还记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开国将帅的哈军工情结。由于作者早期入学哈军工和长期工作于哈军工的经历和感受,加之他的勤奋学习、认真思考,因此,书中提出的一些观点与看法,颇有见地和新意,读后有耳目一新之感,这对深入研究哈军工历史是有益处的。
习近平主席在致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中指出:要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要研究历史,借鉴历史,系统研究中国历史与文化。我想,哈军工作为我军历史,特别是军事院校教育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小平的《哈军工历史与文化考察》一书的出版,正是符合新时代历史研究的要求。
文小平同志出生在一个革命干部家庭,在父辈的影响和教育下,13岁在豫皖苏解放区参加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3年,高中毕业后入伍,同时成为哈军工第二期学员,并在预科入党,1954年,入空军工程系航空工程科(一科),1958年,转到新成立的导弹工程科(七科)继续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当时我在七科和之后的导弹工程系工作,从那时起,我认识、熟悉了文小平同志,他在学习和工作时期的优秀表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退休后,仍笔耕不辍,为弘扬哈军工精神和哈军工优秀文化助力,这是值得称赞和学习的。
《哈军工历史与文化考察》出版了,可喜可贺。我相信,它的出版,定会受到哈军工校友们和关心哈军工的朋友们的关注和欢迎。
苏 克
2019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