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真:010-82851088
电话:010-82851068
邮箱:hjg.bj@163.com
邮编:10019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31号院新奥特科技大厦8层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关注)
唐瓦加
1952年8月的一天,在长春市第九航校任主任教员的陈启智接到航校领导的通知,周末有事,不要外出。到了那个周末,陈启智得到具体的通知,是要他和一位王教员一起到航校会议室参加会议。接到航校领导的通知后,作为军人,陈启智立即赶到学校会议室。
进了会议室后,陈启智发现来开会的人员不多。但引起他注意的是,会议室里除了本航校的领导和三位陌生的军官外,还有几位欧洲人面孔的外国人,陈启智猜想,如果是在军事单位出现的外国人,那一定是苏联专家顾问。果然他猜对了,原来他们是以奥列霍夫空军中将为首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苏联专家考察团,他们随陈赓院长赴上海、南京、大连等地进行选址的考察的途中,来到长春市进行考察。
陈赓院长依据周总理“让专家们多看看我们的军校和地方大学,评价一下我们的教学水平和师资力量。”的指示,带领奥列霍夫等苏联专家一起来到了长春市第九航校,由奥列霍夫出题对教员进行了一次测试。
那天,陈赓和奥列霍夫在长春第九航校领导的陪同下都坐在航校的会议室里。陈启智刚到会议室之后,看到奥列霍夫等四位苏联专家分别坐在会议室的长桌子的两边,而两位陌生面孔的军官模样的首长坐在长桌子的顶头,他们都戴着眼镜,并且都在注视着他,两位军官后面还站着一名年轻军官,一见这阵势,陈启智心里有点儿纳闷,心想,这要开的是什么会议呢?
不一会儿,另一个姓王的教员也奉命赶到了会议室,坐在了陈启智的旁边。这时,航校领导走到陈启智和王教员的座位前说:“今天请你们来到这儿,是因为苏联专家要了解一下我们学校教员的业务水平,所以,请你们来是参加测试。”
这时,航校领导向站在两位首长后面的那位年轻军官看了一眼,轻声说到:“开始吧!”那位年轻军人走过来,对陈启智等两位教员说道:“今天,苏联专家想了解业务水平,所以,出了两道数理题,请你们答 一下,不必紧张,请慢慢答!”说完,就把奥列霍夫顾问出的数理题试卷递给了陈启智和另一位教员。说完,那位军官又回到了原处,原来那位军官是陈赓和苏联专家顾问们的中方翻译员。
陈启智和王教员显然没有思想准备,愣了一会儿,然后站起来,双手接过试卷,坐下来,低头开始看题,会议室气氛十分严肃,两位教员也显得有些紧张。奥列霍夫顾问看出了问题,说了一句俄文,翻译员翻译道:“请两位教员不要紧张,答题是没有时间限制的”。
陈启智后来回忆道:“所谓的了解业务水平,实际上就是考试。苏联专家就出了几道高等数学题和物理方面的题,让我做。我一看。试题不难就很快做了,答完了就先交了卷。”
就在陈启智和另一位教员答题时,奥列霍夫顾问坐在他们的对面桌子旁,一边玩弄手里的铅笔,一边回忆起往事。奥列霍夫顾问是很喜欢并擅长数学的,他除了自己经常做数学题外,还有时出题考自己下属。现在,他看着陈启智在认真的答题的时刻,他回想起了在自己的苏联空军总司令部干部部办公室里,出题考准备报考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的飞行员巴耶夫斯基的情形。那次出题的难度要比现在他面前的两位中国教员回答的题要简单得多,因为巴耶夫斯基大尉毕竟是刚从前线回来的飞行员,即使那样,在考的两道数学题中,巴耶夫斯大尉只答对了一道题。但他说出了理由:“我也没准备前来参加考试的。” 奥列霍夫是一位十分通情达理的军事领导者,他相信,如果给时间准备,那么,巴耶夫斯大尉是能全答对的……。后来,巴耶夫斯基从军事学院毕业后,成为了将军。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校长陈启智中将
就在奥列霍夫回忆那些往事之时,陈启智答完的试卷摆在奥列霍夫面前的桌子上,奥列霍夫拿起试卷开始检查起来。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这位苏联专家首席顾问身上了,虽然那不是一场国际数理竞赛,但会议室气氛却那么严肃,那么安静,大家都等着奥列霍夫宣布结果。这时,奥列霍夫的脸上露出了微笑,他大声说了一句俄文,等翻译员翻译出:“回答的很好,两题全对。” 时,会议室气氛立刻活跃起来了。奥列霍夫拿出小笔记本,让陈启智再次报了一下自己的名字后,奥列霍夫在自己的小笔记本用俄语字母工整地写下了“陈启智”的名字。紧接着,奥列霍夫站起来,从桌子上的水果盘中连抓了四个绿里透黄的大苹果,塞给这位先交卷的、而且全答对的陈启智。这时,另一位教员也交了卷,也得到了四个大苹果。这让奥列霍夫进一步了解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创建军事院校方面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绝不亚于别的国家。
就陈启智站起来准备离去的时候,他看到了长桌子的另一端坐着两个穿军装的首长,他们正在高兴地向他微笑着。陈启智也向他们敬了军礼后,退了出去。出于军事纪律,他没有到处打听那两位首长的名字,把这个迷藏在了心中,直到后来,他到了哈军工,那个迷才最终被解开了。
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陈赓大将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教育长徐立行少将
一年后,陈启智接到上级的调令,调往刚成立的军事工程学院工作。报到那天,空军工程系副主任葛燕璋对陈启智说:“你怎么才来?去年陈赓院长就看上你啦!” 说得让陈启智深感莫名其妙,不知这话是从哪儿说起的?后来,陈启智在学院里听了一次陈赓的报告后,才对上号,原来在第九航校会议室考场上坐在长桌子远一点地方的首长,一位是赫赫有名的战将陈赓院长,另一位是哈军工的教育长徐立行将军。正是他们的调令,他才被调到军事工程学院工作。
三十七年后,1990年6月30日,陈启智正式出任了前身为哈军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校长,1993年,他被授予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就在陈启智正式被任命校长职务的时刻,陈启智一定会回忆起他走过的人生道路,一定会想起帮助过他成长的人,其中也会有陈赓大将和奥列霍夫中将。
在第九航校会议室里奥列霍夫给他出题测试的情形和陈赓院长看着他的和蔼的目光是陈启智永远不会忘记的历史。正是陈赓和奥列霍夫对他的赞赏,陈赓院长亲自下调令,陈启智才进入了国防科技大学的前身的军事工程学院,正是在这所“共和国第一军校”里,他才发挥出来聪明才智。陈启智先后担任了哈军工的飞机发动机教授会的主任、副教授。在后来,哈军工的基础上组建的国防科技大学里,陈启智又出任了应用力学系副主任、国防科技大学训练部部长、研究生院院长、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校长。陈启智没有辜负陈赓院长和奥列霍夫首席顾问对他的殷切希望,从教员成长为了中国最大国防科技军校的校长。
如果陈赓院长和奥列霍夫首席顾问能活更长时间,如果他们能看到陈启智出任国防科技大学校长,他们是一定会双手赞成的。他们一定会为当年他们到长春第九航校进行考察和测试教员的事情而身感自豪的。
五十多年来,这位火箭发动机专家陈启智将军做出了巨大成绩,他主持和参加了许多重大科研课题,许许多多“ 共和国第一” 重要科研成果里都凝聚了他的心血,这些成果就是:研制我国第一台多次启动双组元变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我国第一台流量可调汽蚀文氏管、研制我国第一台变推力发动机脉宽调制控制器、开发我国第一项液体火箭发动机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开发我国第一项液体火箭发动机构型分析与评价系统技术。对液体变推力火箭单级入轨方案进行我国首次的论证、担任我国第一枚“织女”探空气象火箭的总设计师……
1983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来到国防科技大学指导工作时,当他看完陈启智教授在研制变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实验后。钱老激动地说:“不错,干得不错,你们在这样的土台上,干出了世界第一流的发动机,应该向你们祝贺呀!”
陈启智将军还在教育事业上做出了重要成绩,他亲自带出了19名硕士、8名博士。有许多他的学生成为航天工程技术领域的专家和主管领导。他著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控制与动态特性理论》获1996年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优秀教材一等奖。
历史证明当年奥列霍夫首席顾问没有考错人,陈赓院长没有看错人,陈启智为开拓我国大型运载火箭技术研究的新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陈启智是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美国航空与宇航学会会员、美国行星学会会员。1996年,他被命名为"湖南省科技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