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10-82851088
邮箱:bj@hjg.org.cn
邮编:10019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31号院新奥特科技大厦8层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关注)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高小林
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启航51周年之际,我们作为第一艘核潜艇的建造者不能忘怀的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雄才伟略、高瞻远瞩、高掌远跖。百年前是毛主席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前赴后继、流血牺牲,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是开国领袖毛主席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又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毛主席亲自领导和支持陈赓大将创建的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的几百名师生在军工学院三系,在海军、七院的研究室,在909基地、701所、713所、719所、6848厂等(09单位)努力拼搏、流血牺牲设计研制建造出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征程中,是第一艘核潜艇的开拓者,中坚力量,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在党中央、毛主席的亲自指挥下,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研制出“二弹一星一艇”,构建了坚实的国防之基。中华民族受益至今。
1955年1月15日,在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上,毛主席对中国发展核工业做出部署(上图)。
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在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建立不久, 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为了打破世界军事强国的核讹诈、核垄断, 维护国家、民族的独立、自主、安全、尊严,于1958年曾派中国海军政委苏振华率代表团访苏(连参观一下核潜艇的要求也被拒绝)曾向前苏联请求援助建造核潜艇,但是遭到了兄弟党、社会主义阵营老大哥苏联的断然拒绝。这深深地刺痛了中国共产党人,给我们补上国家之间丛林法则一课。1959年10月底,毛主席在同周总理、聂荣臻、罗瑞卿等谈及研究尖端武器时,坚定地讲:“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并指示:“自力更生,大力协作,办好这件事。”从此,我国走向了自主研制核潜艇的道路。
没有毛主席的这次英明决策,没有毛主席、周恩来总理的坚强领导,大力支持和亲切关怀,何来核潜艇今天的辉煌!何来中国二次核打击的威摄力!
1965年3月20日在周总理亲自主持下,党中央、中央专委召开会议,决定我国核潜艇工程重新“上马”,8月中央专委决定核潜艇研制分两步走(被视为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正式开始研制的时间)。
关于核潜艇毛主席有过15次指示。“工程要抓紧,要落实”,在核潜艇建造过程中,毛主席先后9次做出这样的重要批示。
不久遇上文化大革命的混乱时期,聂荣臻元帅当机立断、亲自(组织撰写了报告)向中央提请,1967年8月30日中央军委(毛主席同意)批准的“特别公函”下达,聂帅亲自挂帅,组织调动全国资源大力协同,稳住了生产核潜艇的队伍的阵脚,“909”基地、719所、6848厂用“只争朝夕”的革命精神,掀起了加紧研制核潜艇的高潮。
1967年12月,毛主席批准建设中国第一个核潜艇基地。
1968年7月18日 毛主席签发中央文件,决定派出解放军部队支援核潜艇陆上模式反应堆的建设工作(即“7.18”批示)。
这时,彭士禄、赵仁恺、符德璠等专家和技术人员正在日夜奋战在西南大山深处的“909”基地,吃住都在工地上。荒山沟里阴暗潮湿、毒蛇蚊虫肆虐,生活非常艰苦,有时连窝窝头都吃不上时,就挖野菜和白菜根吃。没有电脑,仅有一台手摇计算机,大家就拉计算尺、打算盘,那么多的数据都是靠这些工具没日没夜地算出来的,克服千难万险,1970年4月28日核潜艇陆上模式反应堆土建、安装工程全部完成,5月1日开始试车。
1970年4月28日 我国自行设计的核潜艇陆上模式建成
1970年7月15日、16日周恩来总理在核潜艇陆上模式堆提升功率前夕听取工作汇报时指示,“要安全可靠,万无一失,要以搞好为准。” “要充分准备,一丝不苟,万无一失,一次成功。”这之前周总理为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已经做了四次批示,以确保核工程按时完成。
7月17日凌晨2点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开始提升反应堆功率;7月18日和20日,周恩来两次打电话,要求参试人员“不要急,要仔细做工作。加强现场检查。越是试验阶段,越要全力以赴,一丝不苟,才能符合要求”。
7月30日核潜艇陆上模式堆试验临近满功率运行(临界状态正常运行),指标基本符合设计要求,于是关闭了反应堆进行全面检查,8月28日再次升温升压,再次向满功率冲刺。
1970年8月30日 18时30分反应堆达到满功率
8月30日18时30分反应堆实现满功率运行,(主机达到设计功率时,仅用了99%的反应堆设计功率。)这是划时代的伟大胜利,在场的科技人员热烈欢呼:我国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建造成功了!随后,专家和技术人员转战葫芦岛6848厂,继续努力奋斗在第一艘核潜艇核动力装置的各项性能试验中。
1968年4月8日毛主席签发中央文件: 毛主席针对核潜艇总体建造厂的建设问题,签发了中央军委给给沈阳军区的复电批文。决定派出沈阳军区的(某)炮兵团担负核潜艇总体建造厂的基本建设任务(即“6848”批示)。
为了记住这个重要的日子,随即中国第一造船厂(原子核潜艇厂)改称6848厂。经过炮兵团全体将士和工程建设者们七个月的昼夜奋战,6848厂基建任务总体峻工。同年11月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攻击性核潜艇(09-Ⅰ)开工建造。
在6848厂船体车间开工建造第一艘09-Ⅰ攻击性核潜艇
1969年2月14日,在核潜艇开工二个多月时,毛主席又一次签发了中央军委给沈阳军区的电报;同一天,毛主席还圈阅批准了核潜艇总体建造厂调整该厂生产纲领的请示报告。
中央组织部、解放军总政治部迅速落实毛主席关于建造核潜艇的6848批示,急从全国选调精兵强将。调海军张明翰,院校张景华、高天炎、郭景田,厂矿侯君柱、王荣生(王是时任副总参谋长粟裕大将亲选)、孙嘉良等老红军、老八路和专家急赴6848厂任职;调大型央企大连、江南、沪东造船厂若干车间主任和一批生产技术骨干优秀工程师800多人到6848厂工作;又在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全国著名高校调配1000多名大学生、研究生和2000多名转业军人汇集到6848厂。为加强设计制造环节的紧密结合,核潜艇研究设计所(719所)设在6848厂旁边。在6848厂党委的领导下研究设计生产融为一体,迈开脚就走进建造核潜艇的车间,抬起步就能见到工程师、专家。大会战(又称三大战役)专家、教授、干部、工人吃住在一起(吃窝头啃咸菜),亲密无间,不分昼夜齐心合力大战“09Ⅰ”。09Ⅰ是中国第一艘鱼雷攻击型核潜艇,于1970年4月完成总体试水并开始设备安装。
毛主席1969年,批准第二座与核潜艇水下通信的长波台开工建造。
1972年5月,批准第一艘091型核潜艇定型生产报告。
1972年8月,批准第一艘091型核潜艇进行扩大航行试验。
1974年6月,批准092型核潜艇导弹核弹头试验有关报告。
毛主席的多次亲自批示、关怀极大地鼓舞了建造核潜艇的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们的斗志。毛主席说“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这句话当时广播站经常播放,毛主席的教导激荡在工厂的上空,久久回响在每个人心里,激励我们造船人勇往直前! 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建造者“为国争光、科技强军、求实创新、协作攻坚、顽强拼搏、勇于牺牲”,为实现毛主席的伟大誓言:“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而努力奋斗。
1957年,陈赓大将指派军事工程学院朱启鹤院士首任07工程核动力设计组付组长,带领海军工程系陈宽教授等20名师生到北京南郊参加了核潜艇的设计研究工作(07工程因泄密后改称09工程)。
1968年毛主席“6848”批示后,军事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张景华政委、院保卫部高天炎部长带领海军工程系(导弹工程系)100多名名师生到6848厂参加研制、建造中国第一条核潜艇。海军工程系邓三瑞院士(中国潜艇之父)是核潜艇的总顾问、雷渊超教授(我国舰载惯性导航系统的开拓者及最早研制者之一)研究设计了核潜艇的导航通讯系统,1965年8月713所(原导弹系教员)研究室主任谢宪章临阵受命,(七院科技部邱见休部长下达的09任务。)谢宪章作为技术与行政负责人,主持、组织了我国首制核潜艇用“潜载弹道式战略导弹水下发射技术方案”论证,提出了“潜载弹道式战略导弹水下发射装置总体方案”,及该方案需要研究、解决的23个关键技术课题与研究任务书、实施计划。后经713所所长董金荣(原导弹系学员)、魏乃文同志等的具体组织实施与研究,于1982年试验成功,装在核动力潜艇上,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谢宪章在网上也被称为水下发射装置第一人)。后来海军工程系学员纪竹盛、宋学斌、黄平涛、张学亮、戴芝栋、洪鼎铭、卜合山、孟兆祥、何致信等成为中国核潜艇专家和领导(技术)干部。
中国核潜艇第三任(总设计师张金麟),副总设计师纪竹盛;后任核潜艇总设计师宋学斌(核潜艇设计所-719所总工程师)都是陈赓大将创建的海军工程系水下专业和核动力专业的学员。
军工学院时的雷渊超 1969年导弹系教员左1刘叔渭左2方丁酉和左3邓三瑞在核潜艇紧急自救升浮系统实验小组在计算。
当年是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我和同事们负责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质量检验工作(纪竹盛是厂交船队队长、总管工程技术),承担了6艘核潜艇核堆仓的测量和指挥仓标准信号传递、仪器仪表的校检。当时核堆仓是三面有铅板一面没有铅板,在安全措施欠缺、核辐射严重(超剂量)的情况下,在厂党委的领导下、践行毛主席:“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指示,大家和时间赛跑,怀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拼命干革命,为了国家不挨打,民族不受欺辱,用生命和鲜血创造了世界高速度、创造了人间奇迹!
这是第一艘核潜艇某仓内设备上的毛主席语录牌。除核堆仓外潜艇上每个仓内设备上我们都镶嵌了这样鼓舞士气的语录牌(有的还涂上了荧光粉,夜里也能看清)。
舷号401至406核潜艇在6848厂全厂同志们的艰苦努力下比原计划提前了一年零三个月胜利下水。我的同事加同学吕启明、耿建新(军工学院建军小学55、57级学生)等为此光荣的事业付(献)出了年轻的宝贵生命。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连汽车、轮船都不会造。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为了打破世界军事强国的核讹诈、核垄断,维护国家独立、自主、安全、尊严,毛主席指出:(毛泽东在2月21日分别为长江舰和洛阳舰挥笔写下了)“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唯有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唯有海上先进舰艇,才能巩固我国泱泱万里海疆海防,积百年弱海防遭入侵的历史耻辱,翻身做主人的中国人民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在清王朝留下的荒芜圈地,连柏油马路都没有的荒岛上建设核潜艇建造厂,环境极其恶劣,岛上树木不生,野草难活,没有植被;生活条件更为艰苦,每月三两油,春节每户仅供应一小块红方(豆腐乳)。第一代核潜艇人和船厂建设者在一无图纸,二缺设备的情况下,白手起家,自立更生,全国各方通力协作,只争朝夕,边建设边生产,于1968年核潜艇总体建造厂建成,11月 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核潜艇开工建造。
周总理指出:“这些项目在技术上还是很复杂的,看来整个核潜艇就更复杂了,比原子弹、氢弹还复杂,因为核潜艇就包括了这‘两弹’”。
建造第一艘核潜艇所需要的材料有1300多个规格品种,管材270多种、总长30多公里;电缆300多种、总长达90余公里;装挺设备、仪表和附件2600多项、46000多台件。全部是我国自主研制。由分布在24个省、市、自治区的21个工业部门和研究院,2000多个工厂、研究所、院校和海陆空部队单位研究设计、试制、生产。在我国几万科研人员和第一代核潜艇人共同努力下,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第一艘核潜艇,在1970年成功下水。特别值得国人自豪的是,该艘核潜艇上46000个零部件全部是由我国自主研制,研制始终没有用到外国的一颗螺丝钉,完完全全的中国制造。
1970年9月我国第一艘导弹核潜艇(09Ⅱ)开工建造。
6848厂技术人员在检测中国第一艘核潜艇1701号
彭士禄1970年在6848厂中国第一艘(09Ⅰ)核潜艇1701号下水现场。
6848厂中国第一艘(09Ⅰ)核潜艇1701号出船体车间时的情景
6848厂中国第一艘(09Ⅰ)核潜艇1701号下水时的情景
王荣生在船体车间外现场指挥首艘核潜艇下水
王荣生同志临危受命,肩负历史重任,担任核潜艇生产一线总指挥。指挥第一艘核潜艇下水,带领200名技术骨干和生产骨干,冒着生命危险,走出了从未走过的极其艰难的路,完成了中国第一条核潜艇首次下水任务。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鱼雷攻击型核潜艇(09Ⅰ)胜利下水。之后成功交付海军进入战斗序列,受到中央军委的嘉奖,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从此中国有了大国重器,中国海军奔向深蓝、驰骋万里海疆!
建造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领导干部、专家、海军指战员合影
二排左2陈海、左12张景华、左13张明翰、左14高天炎、左16王荣生、左20郭景田等
张明翰:老红军、原解放军海军舟山基地代政委、党委书记
张景华:原军事工程学院海军系政委、党委书记;后任解放军国防科大计算机系政委
高天炎:原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保卫部部长、导弹系监委书记
郭景田:原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导弹系政治协理员
陈 海:原6848厂副主任,第一条核潜艇下水大会主持人
王荣生: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核潜艇专家,原6848厂副厂长、国家六机部副部长、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正部长级)
1972年8月12日,毛主席又签发电报,批准核潜艇进行扩大航行试验。
1973年9月21日党中央副主席叶剑英、李德生视察6848厂
厂党委高天炎副书记(左2)陪同党中央副主席叶剑英(左4)、李德生(左5)登上中国第一艘攻击性核潜艇视察,陈锡联(右1)等领导在场。
在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征程中,毛主席亲自领导和支持陈赓大将创建的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师生是第一艘核潜艇的开拓者,中坚力量,不可或缺的生力军。他们为中国第一艘攻击性核潜艇成功胜利下水做出了巨大贡献!
又一艘建造好的核潜艇从船体车间运出
09Ⅱ型导弹核潜艇(舷号406)出海
1979年9月5日,在导弹核潜艇建造取得重大进展时,党中央副主席叶剑英元帅又一次视察了海军某舰艇部队,并写下这样的诗句以示祝愿:
横槊临江喜赋诗,曹瞒当日耀雄姿。
看今导弹核潜艇,征服五洋任所之。
大国重器,以命铸之。第一代核潜艇人在毛泽东思想的武装下,在祖国贫弱的年代,在毛主席的亲自领导下,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用生命和热血创造出了荫护万代的财富;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用自己的智慧和坚挺的脊梁,创造出世界奇迹,给了整个中华民族以力量。其精神融入“二弾一星精神”,滋养一代又一代各行业的核潜艇人不弛于空想,不鹜于虚声,将青春年华化作深海中前行的核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他们是国家的栋梁,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中国第一艘核潜艇1701号试航
中国海军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舷号401)艇在巡航
人民日报评论核潜艇人是献了生命献青春,献了青春献子孙。
中国第一代核潜艇人的创业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时代楷模、“拓荒牛”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彭士禄亲书:“弘扬核潜艇精神,再创辉煌未来”
核潜艇是国之大器、国之重器,是中国国防战略武器的杀手锏。早在1970年,伟大领袖毛主席生日那天中国的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就成功下水。四年后的“八一”建军节,正式命名“长征一号”,列入海军服役。时年88岁的全国人大委员长朱德( 总司令)元帅亲自视察了中国第一条核潜艇……。
诞生的中国核潜艇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同宗同源,一脉相承。中国核潜艇精神是一部不朽的经典大作,是历史的丰碑!是中国梦的赞美诗,是中华民族的魂魄,用“两弹一星”精神(核潜艇精神)架起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桥梁,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的不竭动力。